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距离小院正西边的一条胡同里。
     有间简陋的房屋。
     清晰可见瓦片都已残破。
     此时,张道之与那位王山长,正站在这间房屋前。
     自他这里拿来六十颗左右枣子的少年,已用院子里的井水将甜枣清洗干净。
     随后,就见那少年走进屋子里,跪在卧榻不起的妇人身前,
     “娘,您看,孩儿今日得了不少甜枣,我尝了,很好吃,您快尝尝。”
     妇人虚弱的睁开双眼,看着少年郎手捧着的小枣,微微皱起眉头,
     “如今也不是长枣的季节,你从何处寻得?”
     少年将‘道长小院一事说出。
     妇人不满道:“别人让你拿这枣,你便拿?”
     “往日里,王先生教你的规矩呢?”
     “快给人还回去。”
     少年泪眼婆娑道:“娘,我答应道长,要去道长家里务工,不是白得的这枣,您放心吃就好。”
     务工?
     妇人突然剧烈咳嗽两声,
     “你去务工,学业该怎么办?”
     少年摇了摇头,“不打紧的,孩儿有分寸。”
     “娘,您快尝尝这枣,甜不甜。”
     妇人笑着摸了摸少年的头发,
     “圭儿长大了,都知道分寸了。”
     “娘不饿,圭儿吃。”
     张白圭摇头道:“娘,孩儿早就吃过了,都吃饱了,还剩些,您吃吧。”
     妇人点了点头,遂将那些枣包裹起来。
     张白圭不经意间咽了口唾沫,急忙跑到屋外。
     见状,妇人望着枕边的那些甜枣,忍不住重重一叹。
     她并未去吃那些甜枣,而是用干净些的布包裹起来,放到了床榻边的柜子里。
     妇人觉得,柜子里比较阴凉,可以将那些甜枣保存的时间久一些。
     张白圭走出房间,来到院子里,将洗枣的井水,一口气喝了个干净。
     似乎想从中找到一些甜枣的滋味。
     而后,他回到屋里,看向妇人,
     “娘亲,那些枣甜吗?”
     妇人抚摸着少年头发,
     “甜,圭儿给娘的枣,甜得很呢。”
     这时的张白圭,才如一个本该开朗无忧的少年一般,高兴着说道:
     “娘,等您病好了,孩儿再将院子收拾一番,种上两棵...不,十颗大枣树。”
     “让娘每年都能吃上这甜枣。”
     妇人不停地点着头,
     “好好好,等娘病好了,还要看我家圭儿娶妻生子,考取状元呢!”
     张白圭坚定地‘嗯了一声,
     “娘,您放心,孩儿日后肯定高中!”
     ...
     院外。
     张道之与王山长二人,正亲眼目睹着这一幕。
     后者开口道:“佛家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知你怎么看?”
     前者应声道:“救一人容易,但救一世人难。”
     说着,二人又一道离开此间。
     “古往圣贤,皆寻求救世之法,平等之法,可在我看来,那不过是妄言图大。”
     “一些人张口闭口皆谈救世,但这世道,仍旧是这个世道,从未因为某些人而发生过改变。”
     “而且,在我看来,与其眼高手低改变世道,倒不如,先从改变一个人开始。”
     王山长边走边道:
     “人知善而去践行,一人善则众生善,则世道善。”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世间方可大同。”
     “如那少年,心中有孝,如那妇人,心中念幼,知其道而行之,不因其难而改之。”
  

第73章 救己救人救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