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章 社会体系[1/2页]

熊兔狼曼 南三明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沈曼是有点惊讶的,觉得这样的处理很有意思,这不就是现在地球上常用的那什么...诶,有个专有名词的,叫...对,‘产销分离。
     卖东西就一直卖东西,做东西就一直做东西,组织上把制造和销售分开了。
     这样不说别的,就沈曼那点脑子就想到了这几个好处。
     政治上上有过相似的题目,她记得大概是这样的。
     请问,苹果的制造外包和富士康的代工厂,此类的举措有什么优缺点?
     她是记得优点的,应该是下面几点。
     第一点,专业化程度提升,因为大家一直都在干擅长的事情。
     第二点,效率提升,因为大家一直都在干熟悉的事情。
     第三点,降低制造端和销售端的应对复杂度,因为专业的人在干专业的事情。
     第四点,可以灵活应对市场,商行先判断产品是否可以流通嘛,不能流通,或者不好流通就不会量产,至于苹果他们好像是有个预售,这点不太一样。
     第五点,成本控制,富士康那边应该是人口红利,但这边的话就是不让制造者随意生产一些流通不起来的东西,确保资源没有太浪费。
     “有点意思。”
     沈曼如是说道,曾叔只管笑笑,“哪里有意思?”
     他好像也没说什么特别的东西。
     “这样工坊和商行就能平衡发展并互相照拂,顺便物价也能合理掌控。”
     曾叔听后微妙的点点头,这孩子从哪里得到的这些想法,他不太懂,但出于好奇,他多问一嘴。
     “怎么个理解法?”
     沈曼振振有词,“工坊只管做东西,商行只管卖东西,各司其职。”
     “至于物价,因为做东西是工坊的事情,商行那边就不存在原材料,人力,物力,此类主要成本相关的问题。”
     “影响的因素少了,也就是说,在一定区间内,商品的价格可以趋于相对稳定。”
     工坊那边的人力和物力,包括原材料的变化,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影响到成品价格。
     民众的生活基本不会受到物价的影响。
     而且这边府衙高度管控,工坊那边生产遇到困难,府衙可以提前介入。
     他请外面的人帮忙也好,还是请周边的城区提供方便也好。
     他可以在早一点的阶段就接触问题并及时处理问题。
     顺便府衙还能把补贴和支援原原本本的送进初级制造业,送到一级‘工人的手中,确保‘基础不被影响。
     这样,商人进货的时候基本都是一个价,就不存在说因为成本提高而涨价,把压力转嫁给消费者这样的事情。
     府衙提前把这条路给堵死了,所以商行和商人们做生意就不得不本分。
     曾叔没懂,但不妨碍他觉得沈曼好玩。
     早前就有这种感受了,如今更是。
     这孩子脑袋瓜子里想法就是多。
     “一天天的想法真多,还挺佩服你的,我告诉你啊,你要是去下城区买东西可得早点,他们关门早。”
     “好嘞!”
     沈曼挥手和曾叔告别,心里还在回味刚刚的认知。
     一般来说,生产水平较为落后的年代,受制于技术和社会结构,商业模式更多是分散式和小作坊。
     但这边的城区无论大小,抛开农渔等一级资源部分单独设置管理,其他的工商等二级转化资源部分似乎都在严格执行上总下分结构。
     每个城区只有一个工坊,但可以有很多个商行。
     顺便农渔此类的配置全部都在府官的管理之下,属于直接管理。
     府衙可以说是所有农副产品的总经销商,渔民卖鱼给府衙,府衙再卖鱼给商行,府衙给渔夫发钱。
    &n

第104章 社会体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