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得了较高分,可以评为“三好学生”。错失了一年的时光,使周彤对人生的许多事,都能轻松地释怀。学习成绩好,顺利通过高考,才是至关重要的。
白天的事情让周彤感到气闷,上化学课,对答案,周彤听错了,不知是B还是D,新同桌陈捷露出一副不屑一顾,鄙夷不屑的神情,还有强烈谴责的话语:“连这个都不知道,真是……!”
这着实伤害了周彤强烈的自尊。自同桌以来,周彤主动地向陈捷示好,借磁带给她,经常陪伴她,没想到,因周彤的这点小失误,就如此贬低她。周彤知道,她不再主动付出自己的真情和友好了,任其自然,不在意这种友情的稍纵即逝。
周末的上午写作业,弟弟写信,不知怎么,周彤和周雨聊起了感情的事情,聊得太多,却使周彤忆起了刘康,忆起过去的种种美好时光,她的心灵深处,是深深地藏着他,以致西安是除BJ外的另外一个圣地。周彤告诫自己,不要想他,不要想他,因为在面临7月的高考前,发奋图强,以学习为第一爱情,才是最切实的事情。因为只有实现了学业的第一理想,才可能追逐诸如感情之类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切才会可能变为现实。
刘康,总是在静夜的冥思中,不由得想到你。想着他曾经的一切言行和笑容,比较其他对周彤友好,又令她曾经心动的男孩,周彤还是觉得他最好,他不是最好的,但是她心中最爱的。她多希望时光倒流,仍是那美丽纯真、无忧无虑的初三时光。
十五岁的她因他而最美丽!
班上的推荐表大多发下来了,班上成绩好的不多数同学都拿了表,而周彤却因为心中早看准了BJ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所以对其它学校兴趣也不大,何况大多数推荐学校已经并轨,周彤的家境是难以承受的。
倒是毛志拿了张BJ大学的推荐表,让她羡慕,她曾经的理想是北大生物系。然而自己量力,周彤还不敢奢望那张推荐表,她决心一定发奋图强,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只要深思熟虑每一件事情,而不急功近利。
越来越多的同学拿了推荐表,使周彤也禁不住有些疑惑和向往,且有些心神不宁。周彤对自己说,要顺其自然,不要在意,搞好学习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所以她应理智地心平气和地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她一定要考出超水平,高水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隔了一天,肖老师找周彤谈话,问她是否要西安交通大学的推荐表,老师仍然记得她,周彤打心眼里感激肖老师,但她有些踌躇,究竟拿么?她想她是愿意的,西安是除BJ之外,在她心中的另一个圣地,难道冥冥中,她和刘康真的有缘,任其自然吧,西安交大并轨了,她还要和父母商量,并轨了意味着该大学的学费不菲。
考好高考才是最切实根本的。
机会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肖老师能将西安交大的推荐表给她,也是一种机缘,周彤衷心地珍惜这一机会。
倒是新同桌陈捷十分不高兴,言辞之间颇有含沙射影之意。她说:“像黄早这种人吧,一有推荐表,就放弃曾经的理想了,这人真没用。”分明有影射周彤的意思。周彤曾经告诉她,自己想考西安医科大学,而西安交大的推荐表,肖老师曾问陈捷是否需要,但她想考中国人民大学。周彤想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自己放弃机会,又何必怨天尤人。
陈捷跟肖老师说,她要考中国人民大学,要肖老师替她写推荐表。肖老师替她写了,她却又发脾气:“写了这有什么用啰?!”她的语气带着压抑的不满,周彤觉得她是有些着急了。周彤发现,她和陈捷因为性格的不同,不可能成为好朋友,只能是普通朋友。
机会需要把握,周彤回家跟爸妈讲了推荐表的事,爸爸说,只要她考得起,经济压力再大,也会让她上。
喜欢。
第七十八章 高校推荐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