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来说,她从来不曾觉得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事。因为一直有所依靠,出嫁前以父母的意见为准,出嫁后以老公的意见为准。一方面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另一方面是有想法也没用、不被认可不会践行,久而久之也就不敢有想法、也再也没有想法了。她仿佛一株菟丝草,依附于亲近之人而活。可以接纳自己这样的状态吗?就跟青年人并非喊句口号就独立了一样,要想真的获得尊重,是要付出巨大努力下苦功夫的吧。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待个人卫生和家庭环境卫生都丝毫不上心的人,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吗?她总会把问题上升到如此高度。她一直追求舒适,所以在正当年龄也不会过分追逐美,但干净整洁呢?还是只是作为偷懒的借口,还有点“以懒为荣”。如今有了自己的女儿,许多好的习惯未曾延续下来,又怎么给女儿做个好榜样、怎么教育女儿呢?
教育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她还没弄明白,本就抱着过程中学习与成长的念头迎接来自己的宝贝。在实践面前,再多理论都显得匮乏。很好,她又为自己找了一个没必要看太多教育类书籍的借口。总是在逃离,很少主动去追逐。
每个人都要面临很多期待,她一直不想辜负父母的期待,或许正因为此,她在求学的路上不断攀爬,拿到了还不错的成绩。但满足每个人的每个期待是件很累且不可能的事,听到妈妈说“她要是能和**一样**就好了”的句式,异常烦躁。虽然不是直接对着她说的,或许又只是妈妈聊天的话术,只有当自己不知道这事不放在心上,才能继续过下去配合下去
人生,是谁的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