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于领英的打新,王旭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利用比赛的间隙进行布局。
     之前他通过借贷和股票质押,凑了1350万美元的巨款,通过李莉的渠道已经在摩根士丹利那边开户、验资,做好了全部的准备。
     5月19日这一天,领英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发行价最终确定为45美元一股。
     领英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上市,在于他们把传统的“六度空间理论”变成了现实。
     根据这一理论,“两个陌生人要建立联系,他们之间间隔的人数不会超过六”。
     例如理论上你最多只需要经过六个人介绍,就可以结识美国总统。这一理论在求职和招聘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领英基于这个理念搭设的职业社交网络体系在全球广受好评。截至2010年底,LinkedIn注册用户就已超过9000万,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网站月均独立访问者数为6500万,2010年第四季度页面访问量为55亿次。毫不夸张地说,这在2010年左右是自微软、谷歌后的又一次IT革命。LinkedIn上市,绝对是投资者期待已久的一件大快人心之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发展得蒸蒸日上的公司,各大投行却并不看好。负责领英上市的主要是摩根士坦利和美林两家巨头,但是他们对领英的前景并没有那么看好。
     摩根士坦利那边认为职业社交只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突破。很快,同类公司就会兴起,抢夺领英的市场份额。这样的增长速度恐怕难以持续。所以最终虽然领英的管理层一再的希望上调预期股价,但承销商最终开出的认购价是每股45美元,对应总市值为43亿美元。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反应出一定的市场溢价。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旭才有机会大笔认购领英的新股发行。
     摩根士坦利有担心,王旭可是一点也不担心。
     王旭记得他穿越前在公司接触到领英这个网站,大概是2015、2016年的事了,那时候领英还是非常如日中天的,他们公司和海外有一些业务,很多沟通工作都通过领英完成,他就是在那个时候听说了不少领英的事情,包括后来有同事跟他说领英被微软打包买走。
     在王旭的印象里,领英一直在职业社交领域是霸主地位,只是后来在国内渐渐没那么流行了,可他的邮箱还经常收到领域的邮件,所以一直很有印象。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想赌一把。
     穿越过来以后由于对美利坚的不熟悉,加上自己家庭条件有限,除了靠打球没什么赚快钱的机会。好不容易逮到这次机会,王旭不想放过。
     最重要的是既然知道领英以后发展的很好,即使这次打新没成功,股价也不可能跌的厉害,以后绝对会涨,无非就是多拿一段时间,这么一看他就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只是李莉看起来王旭真是充满了赌徒的气质。一股脑的押注科技和互联网行业,她很佩服王旭的胆量,但是并不看好王旭的决策。
     她已经反复找业内的专家咨询过,45美元的股价已经很高了,投行们认为领英没什么技术优势,也就是没有护城河,未来很容易被复制。包括她的师兄也把王旭当冤大头了。
     不过李莉作为投资中介,她是不会主动妨碍这一笔交易的,之前她已经提示过王旭风险问题,已经算是尽责了。

第119章 终于暴富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