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91章 北平奢靡的生活[1/2页]

大明:殿下请登基 哟吼吼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了圣人的允许,察合台的使者出门也就不再有太多心理负担。
     现今察合台的局势,顶着使者的身份,他都不敢出入一些聚会,担心会被人戳脊梁骨。
     通过礼宾司,使者哈里给自己置办了一套在大明十分传统的文人长衫。
     丝绸柔顺细腻,就算天气炎热,身体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适。
     外部的战事并没有影响到北平百姓享受和平,而这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贵族阶层。
     得益于从景仁宫传出来的茶话会活动,现在拥有林苑的官太太们,只要天气合适,多会呼朋唤友,相聚一堂,品香茗,聊胭脂。
     而闲暇二代们也是如此,特别是朝廷发放实俸后,官员的购买力和消费欲望更高,只不过,在职官员因为朝廷反腐而收敛,可对于二代们,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圣人喜欢观赏绿树流水,亲手泡茶,这不是什么秘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泡茶也就成了各二代们聚会的主流,从而对茶叶也开始有了高需求。
     至于最受北平贵族追捧的茶叶,就要属岩茶了。
     朱祁钰自己所用的茶叶,是自己当初在武夷山承包的茶山种植摘取,再通过干炒烘焙之后的发酵茶。
     这样的岩茶,叶红镶边,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兼有红茶的甘醇和绿茶的清香。
     自然而然,北平最高等的消费,就是从南边运送过来的岩茶,也就是朱祁钰的那些茶山产业。
     京城危机和闽南动荡时,茶叶的需求并不高,朱祁钰基本上是自己用,或者赏赐一些臣子。
     现在,闽南平了,战事皆在大明主要城镇之外,贵族们那被掐着的一股子气,也需要喘上一喘。
     更何况,朱祁钰的茶叶通过商会,流通贩卖带动了闽南地区的茶叶经济,变成闽南地区主要商税提供者之一。
     想要进入北平贵族阶层,这些基本常识必须要有。
     哈里作为察合台使者,以前喝的茶叶多是以茶砖茶饼这类形制,因为本身品质原因,多是辅以各种奶来冲泡成奶茶,这在大明可吃不开。
     以自己的路引为身份证明,哈里今天需要前往银行,将察合台汗庭给予他的金币兑换成大明的通用货币。
     虽说北平也有私市兑换,可哈里还要在北平学习考功名,一旦被官府发现捉拿,犯法者可就要被剥夺科举的权利。
     当前能提供外邦货币兑换的银行,整个北平也就仅有一家,也就是大明银行。
     大明官方并不承认外邦金币,但是承认金子的价值,也就是说,就算你金币浇筑得多精美,也是通过银币的购买力来算重量。
     得益于银币的需求暴增,如今的金子,一两也就只能兑换四五枚银币而已。
     当然,哈里并不担心自己没有钱花。
     礼宾司对于像他这样的外邦使者,是提供免费的住宿和衣食,当然,想要生活过得精致,那就需要看使者自己的实力了。
     而如哈里这样的使者,多数都是当地的贵族。
     察合台再怎么落后,但同时也有着大明所需要的诸多香料。
     只要利用好这个渠道,再与大明的商会搞好关系,那赚钱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很简单。
     虽说商贾的地位并没有上升到多高,可那也不是想要融入就能融入了。
     就是在北平,各商会之间最明显的就是以区域抱团,在某些商品上,各商会都占据着部分垄断,以此来求得议价权。
     这其中没有区域限制的,也就仅是京城商会而已。
     哈里拿着钱,就赶往酒楼。
     在行舍多是使者,而且主要是东南亚地区的土着,能和哈里一样拥有一定文明的使者并不多,有的甚至才学会穿衣服没几个月。
     北平的酒楼林立,从只服务贵宾到接待散客的,有着隐形的三六九等。
     其中,以景泰酒楼最为高级,里面的厨丁出自景仁宫,听说还接受过圣人的指导。
     别说什么君子远庖厨了,有着圣人的名号,整个北平排着队想要尝尝该酒楼大厨的手艺。
     而景泰酒楼采用的是会员预约制,只能有内部会员介绍,否则再多的钱也免谈。
     其第一批会员,其实就是朱祁钰和皇后汪招娣,以及皇贵妃杭惠茹。
     以他们为首,所推荐的会员则是定国公夫人耿氏、成国公夫人胡氏等这一类,之后才是于谦、陈循这类朝廷大员。
     虽说景泰酒楼高档,但实际价格并不贵,就连于谦也是可以咬咬牙消费得起。
     除了这T0级别的酒楼之外,北平的第一梯队酒楼,就是各商会从地方带来的大厨坐镇的酒楼了。
     商贸上的人员流通,让手艺人有了发挥的机会,相比之下,官营酒楼也要黯淡几分。
     朱祁钰没有在北平重演朱元璋的金陵十六楼,其中,自然也有酒楼里的皮肉业务皆被禁止的原因,官营酒楼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而在技术上并没能快速革新,很快就被新来的酒楼酒肆所替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哈里想要在商会面前混个脸熟,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去相对应的酒楼。
     当前大明最能拿得出手的主要有鲁、粤、苏三大菜系,鲁所代表的乃是中原特色,而粤则是大明南边的闽粤特色,苏就更不用说,江南鱼米之乡,其菜色自然美名远扬。
     哈里所选择的,便是粤菜之中,层次中等的广福楼。
     天空的太阳走向西边,躲避炎热的百姓也逐渐走向街头。
     路边蒸笼上冒着热气,也有中药凉茶的清香。
     广福楼下,小厮吆喝着各式菜名,烧鸡烧腊可谓主角,鱼球猪手更是让人听而生津。
     哈里刚停下脚步,就被小厮给看中。
     “这位客官,天气炎热,不如入内歇息,饮一杯凉茶,清热解暑。”
     小厮哈着身体,开口就是先把人请进去再说。
     像他们这样的酒楼,可比不上那些第一梯队的逼格,财源广进才是目的,客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至于景泰楼,那是他们掌柜想都不敢想的存在,就不用提了。
     哈里有些听不明白,毕竟小厮来自闽南,开口就是浓厚的口音。
     不过,虽听不清,但从行为举止上就能判断出来,是在请自己进

第1191章 北平奢靡的生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