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
比起自己的女儿,现在陈循可以称得上清闲。
现在陈府倒是没有以往热闹,那最闹腾的儿子被他放到了湖广苗疆,彼此之间的书信也是屈指可数。
躺在摇椅上,扇着扇子,品着香茗,感受日光的照耀,让人慵懒得昏昏欲睡。
手中捏着信纸,陈循半阖着眼,有一段没一段看着,嘴角挂着微微上扬的弧度,鼻间哼出从歌剧院流传出来的歌谣。
“夫君,英儿来信说了甚?”
一道声音打破了慵懒的氛围,陈循侧头就看到自家夫人眯着眼,正紧紧盯着自己。
“还能有甚,一切安好,治地预计明年丰收。”
陈循精神抖擞了些许,收起折扇,将信纸放在一旁的小矮桌上说道。
儿行千里母担忧,陈夫人对于自己的大儿子,可以说是既爱又恨。
若不是愚笨,也不会受人蛊惑,差点牵连家人,而从自家丈夫的语言举止,无不透露出其在经历挫折之后,有了不凡的改变。
想着,陈夫人就直接让人搬来小圆凳,一屁股坐到了陈循身边,唉声叹气,道:“也不知英儿何时能归家。”
“夫人,这想法可不好。”
陈循连忙坐了起来,道:“儿孙自有儿孙福,现在英儿在那好好的,又有黄镐帮助,若是搞出政绩,将功补过之余,通过吏部考核,才可能抽调回京。”
“妾身又没让你假公济私,夫君那么紧张做甚。”
陈夫人白了陈循一眼,道:“母忧儿,人之常情,怎的,连牢骚都不让了?”
喜欢。
第1195章 家经难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