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0章 出发沂山[1/2页]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轻弹染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凡禀报道:“将军,您让查的消息有眉目了。”
     高世德松开表妹的小手,挑了挑眉,“哦?说说情况!”
     张凡脸上此时还残留着震惊与不可思议。
     “根据刘小姐提供的线索,我们发现了那只雕,它真的很大!体长约七八尺,翼展足有丈余。
     想来应该可以载人,只是它异常凶猛,老巢又筑在百丈崖上,不好捕获。”
     “卧槽,这么大!准备一下,我们去看看。”
     “是!”
     高世德手里有一颗“宠灵丹”,为此他考虑了好几种宠物。
     首先是战马,若挑选一匹好的马儿喂下,那相当于给马儿搭载了“智能导航”系统。
     仅仅一个念头,就可以让它或快或慢、或左或右,在战场上冲杀,也将无往而不利。
     人有人语,兽有兽语,这毋庸置疑。
     试想一下,当两军对垒时,高世德对胯下的马儿说:
     “告诉对面的那些马儿,谁能把自己身上的两脚兽甩下去,母马和上好的草料大大地有!”
     那将是何等场面?一人一马轻而易举地挫败数万大军。
     而敌军将领想骑马奔逃时,抬头一看,马儿竟把他们送到了高世德面前!
     正当高世德志得意满,决定选一匹马时,考虑到马也有方言,而且马的智商毕竟有限,在马鞭之下它们也不得不乖乖听话!
     高世德其次考虑的是大象,大象在古代被视为祥瑞动物,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民间有“太平有象”的说法。
     汴京城就设有养象所,里面豢养着十几头大象,均是交趾和占城两国进贡所得。
     有驯象师专门训练仪象,皇室举行重要祭祀时,都会挑几头听话的,把它们盛装打扮后,充当仪仗门面。
     高世德若把宠灵丹喂给一头大象,它们私底下开个小会,那还不把所有大象都拐跑了?
     在北宋初期,朝廷的军事重心在北方,与辽国有长达数十年的对抗,无暇南顾。
     藩属国君主只能称王,但交趾君主在国内行皇帝制度,建元称帝,使用本国年号,在对宋朝的牒文中,也屡屡逾越宗藩体制。
     交趾一方面向宋朝称臣纳贡,一方面不断侵扰宋朝边境?。
     熙宁八年,交趾国派出八万军队进犯广西地区,攻下钦州、廉州、邕州等地,并在邕州进行屠城,导致大量军民伤亡?。
     “交人尽屠其民,凡五万八千余口”。消息传到汴京后,朝野震惊。
     熙宁九年,朝廷派八万大军、三十万军夫征讨交趾,相继收复了钦州、廉州、邕州等地,又继续反攻交趾。
     熙宁战争宋朝虽然获胜了,但付出的代价十分惨重,因为水土问题,损失将近二十万人。
     朝廷放弃了兵指王庭的目标,自此以后,中原王朝彻底放弃收复交趾地区。
     宋初汴京的大象足有六十多头,熙宁战争爆发后,汴京的大象一度锐减到三头,因为驯养大象的多是南越人。
     如今宋朝早已与交趾达成和议,双方恢复朝贡关系,与交趾的关系转向以经济贸易为主。
     现在虽然还保持着朝贡,也不过是一种外交礼仪,交趾送礼祝贺新年,朝廷给一份回礼。
     这才使大象数量上升到十几头,现在只剩这么点了,都跟宝贝似的,高世德如果拐走了,赵佶肯定跟他急眼。
     大象什么都好,就是数量太少了,而且耐寒能力有些差,主要是它们皮上没毛,皮下也没有厚厚的脂肪。
     除了马和大象,一些异兽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鲸鱼、巨雕……
     高世德想到那只体长七八尺、翼展丈余的巨雕,心中越发期待。他带着众人快马加鞭赶往沂山。
     ……
     沂山不仅风景秀丽,更是诸多珍奇异兽的栖息之地。
     沂山是东海向内陆的第一座高山,有“大海东来第一山”之说,被誉为“鲁中仙山”。
     天上的星宿对古人来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满天星辰为他们布下了无数“道”的命题。
     人们从究寻这些星辰的那一刻,便把满天星辰分为了东西南北四路。
     东路苍龙,西路白虎,南路朱雀,北路玄武,每路七宿,共二十八星宿。
     天上的星辰太过遥远,古人们无法触及,而地上的大山,他们却可以攀登。
     人们将中华大地和四路星宿一一对应。
     东西南北,以东为首,所以古人也以东为尊。
     其中,东路的东宫苍龙所属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
     也就是说,诸天二十八星宿,“角”为第一宿。
     而沂山所处的地区,便位于正东的首位“角”,泰山对应为“亢”。
     如此,便能看出沂山的地位了吧?
     在沂山封禅的帝王多达十几位,有汉武帝刘彻、曹丕、杨坚、李世民、赵匡胤……
     皇帝自称天子,封禅是向天帝汇报自己的工作,侃一侃自己的丰功伟绩。
     当然,天帝如果觉得满意,能在天上给他留一个好位置就更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始皇是第一个封禅的皇帝,他为以后的皇帝定下规矩,只有国家统一、国富民强、出现祥瑞时,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皇帝才有资格封禅。
     皇帝拥有“大一统”的天下,才是天命所归的体现。
     国富民强象征着皇帝的德政和治理能力得到了这方天地的认可。
     出现祥瑞被视为天帝对皇帝治理天下的肯定,是天人感应的具体体现。
     那些没有功绩的皇帝,是没资格向天帝汇报工作的。
     赵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此外,他对园艺、美食、茶酒、蹴鞠、女色等等,也有很高的讲究与造诣,自然是“够资格”的。
     更何况,蔡京、王黼接连奏报他治下“祥瑞”频出。
     这是天帝在提示他,让他赶快去汇报工作啊,于是,七年前,他曾在沂山封禅。
     封禅,“封”乃祭天,报天之功,“禅”乃祭地,报地之德。
     赵佶封沂山为:东安王。
     再说易学。【多加五百字,不喜,可跳至下一章】
     河图洛书应该分开读,那是两件至宝,河出图,洛出书。
     河图全名为:龙马负图出河。
     有一天,伏羲在黄河边玩泥巴,突然,一匹龙马从河里蹦了出来。
     他见马背上有一个神秘图案,根据其形状和排列,画出了河图,后来河图演变成了八卦。
     这便是河图与八卦的由来,以及联系。
     再后来八卦成为《易经》的基础符号,用于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为《易经》的卦象和爻辞提供了理论基础。
     河图是一个由黑白点组成的图案,聪明的伏羲一拍脑袋。
     “这不是一到十,十个数字吗?嘿嘿,我真他娘的是个小机灵鬼!”
     河图白圈是一三五七九,为阳,为天;黑点是二四六八十,为阴,为地。第290章 出发沂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