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在儒家传统文化中,让皇帝不安心,不踏实,那可是大罪。
他忘了,在李成非这里,这种类似道德绑架的做法根本就行不通。
“李先生似乎很喜欢这枚玉牌?”
皇帝不愧是皇帝,很快调整好心态,语气一转,看向李成非手里把玩着的玉牌,问道。
“嗯。”李成非懒洋洋地点点头,眼皮都不抬一下。
皇帝如果要跟他拉家常,闲聊天,想拉近距离的话,那就算了,他没这个兴趣浪费时间。
有这个功夫,他还不如眯会儿呢!
李成非都准备要端茶送客了。
这时候,皇帝突然说道:“巧得很,我的内库里,也有几枚这样的玉牌,如果李先生喜欢的话,我可以送给李先生。”
“哦?”李成非终于提起精神来,从椅子上坐了起来,把手里的玉牌递给皇帝,“你看清楚了吗?可不是随便什么古玉都行的,必须得是这样的玉牌,上面铭刻的符文也是类似这样的。”
皇帝看着李成非的反应就知道,这玉牌恐怕不是那么简单,接过来,认真地打量着。
然后,郑重地点点头,道:“不错!我确定。我对古董,是有些研究的。这玉牌,跟我内库里的那几枚应该是一套的。”
“这么巧的吗?”李成非一乐,他稍微顿了一下,说道,“实不相瞒,那几枚玉牌对我的确非常有用。皇帝你要是送给我的话,我就不客气了。不过,话说在前头,这东西其实是很珍贵的。当然,是要全套了才最珍贵!如果你手里只有几枚的话,意义不大。”
“李先生不必客气。那东西留在我手里的确没什么用。我这就让人去给先生取来……伴伴!”皇帝很大气,扭头吩咐大太监。
“不用急。”李成非拦下了皇帝,“有件事情,我想再问一下。那几枚玉牌,你是从哪儿得来的?总共几枚?”
“九枚。”
“只有九枚吗?”李成非稍稍失望。
那座传送阵非常宏大,通过底座上的凹痕可以看出,总共应该有七百二十枚玉牌。
而其中欠缺的,有一百八十枚。
现在,皇帝手中竟然只有九枚而已。
皇帝脸上也是有些尴尬。
“哦,我没有别的意思。有九枚已经很难得了。这东西,就是可遇不可求的,靠缘分。”李成非道。
“这玉牌,对李先生很重要吗?我小时候,看父亲把玩过这些玉牌。李先生应该知道,我父亲他虽然也是一国之君,但却喜好五行术数,喜欢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皇帝说到这里的时候,苦笑了一声,也有些无奈。
说起来,这是他们皇家的一段丑闻。作为一国之君,不理朝政,却喜欢钻研五行术数,这的确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我曾经听他说过,这些玉牌恐怕不是全套,不齐全。如果凑齐这一套玉牌的话,恐怕会有很重大的发现。所以,他曾经做出一个罗盘来,可以探测到这玉牌的辐射,锁定玉牌位置。”
“哦,还有这好东西?你父亲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李成非眼睛一亮,“那罗盘还在吗?能否借我一用?”
“李先生过奖了。”皇帝道,“不过,恐怕要让李先生失望了,那罗盘虽然可以锁定玉牌辐射。但,是有距离限制的。那玉牌的辐射太小了,只有接近到几里范围之内的时候,罗盘才会有反应。”
“几里范围之内吗?”李成非顿时有些失望。
这个范围太小了。
就算他不辞辛劳,愿意带着这罗盘,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地毯式搜寻,效果怕是也不会太好。
“是啊!”皇帝点点头,“而且,如果那玉牌被一些防辐射的东西所隔离,比如被放入灌铅的保险箱里,那罗盘就感应不到了。”
这下,李成非彻底打消拿着罗盘展开地毯式搜寻的念头了。
“那些玉牌,和那罗盘,我都可以送给李先生。”皇帝道。
李成非捏着下巴,叹了口气。
“罢了!你只送东西,不提要求,我反而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这国师,我就当了吧!”
“谢李先生!有李先生做国师,以后咱们龙国就有了定海神针,必然稳如泰山!龙国是地下世界禁地,这条铁律又能延续下去了!”皇帝一喜。
“走吧!”
李成非站起来,跟徐薇薇吩咐一声。
“你在家里看家。我跟皇帝去拿几样东西,顺便当一个国师。”
受封一国国师,在李成非口中只是顺便而已。
……
依旧是那辆出租车。
从江城出发的时候,京师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场面宏大,锣鼓喧天,整个京师都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开国以来,龙国要出现第一个国师了!
为了振奋人心,皇帝在征询过李成非的意见之后,把他在北境王国的战绩拿出来,宣传了一番。
一人硬扛核弹,踏破永夜之城,强势镇杀国王伊万十七,扶持新王伊万十八上位,受封北境王国国王……
也就是说,李成非现在既是龙国国王,又是北境王国国王。
一直以来,北境王国都是龙国北方的大患。
每年,都有青年健儿在北方边线跟北境王国的士兵作战,永远沉睡在了北线。
现在,因为新任国师李成非之故,北境王国的边患平息了。
不敢说永远平息,最起码,只要有国师在,北方边线就是安宁的!
龙国在最长的一条边境线上,永远没有战争的隐患了!
这对于国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喜讯。
再加上朝廷刻意宣传,真是全民沸腾,欢欣鼓舞。
国师就职典礼在皇宫大殿举行。
群臣云集,位列两旁。
一名名大汉将军站在路旁。这些大汉将军,相当于是礼仪兵,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一个个人高马大,极为威武。
京营兵马调动,列成一个个方阵,为国师贺!
整个仪式,繁琐而庄严,尽显郑重。
这是开国以来,首位国师,自然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内阁诸位大臣,也都在大殿里站着,看着坐在上首,位置仅次于皇帝的李成非,一个个神色复杂。
第233章 为国师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