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矢志不移[2/2页]

穿越三国之槊血纵横 MR卡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大才能,古人都是这么做的。王允剿灭黄巾一事做得非常好,我们正打算列举他的功勋予以嘉奖呢,却因小过被下狱,这有负大家的期望啊。
      其实王允何来的“小过”?
      三公不过是顺着皇帝说话罢了。你硬要说王允没有过错,那就是忤逆十常侍的意思,恐怕十常侍反驳起来,还会节外生枝。
      天子刘宏听完三公的论述却不为所动。就算他在大赦的时候,赦了其他囚犯,也不赦免王允。
      杨赐认为,这十常侍怕是非要整死王允不可了。
      考虑到王允这个人十分清高,怕他受不了各种屈辱,便准备了一瓶“要完”给下属,令其送达王允手上,告诉王允:“你要是受不了这屈辱,兄弟唯一能帮你的,就是这瓶‘要完。”
      王允怒道:“吾为人臣,获罪于君,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有乳药求死乎!”
      要死,就让皇帝来判我死刑。自己服毒自尽,跟畏罪自杀有什么区别。到那个时候,有损名节的不仅是王允一人,或许会牵连整个太原王氏一族。
      虽然王允生气的赶走了杨赐的人,但他心里大概也明白到,三公恐怕是真的已经尽力了,否则不会出此下策。
      夜深人静之时,又想起王景对他说的话:“父亲知道孩儿料事如神,言无不中,此番上交竹简,必会遭到十常侍的报复而殒命,你也在所不惜?”
      王允这才暗自叹道:又被臭小子说中了呀!
      但是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或许他仍然会将张让门客的通敌书函送达天听。他依然认为,这是一个臣子的本分。这或许就是古人所推崇的“矢志不移”。
      “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王允念叨着,将目光投向牢狱里唯一有光的地方。
      既已做了最坏的打算,王允便请相熟的狱吏唤王景来见,对王景说道:“距离你兄长去世,已近一年矣。前者因黄巾造反,你随我南征北战,无暇顾及。这次得空,可回太原为你兄长丁忧,顺便祭祀先祖。”
      王景十分了解王允,知道他这是有意将自己支回太原,以免被他的事情牵连。
      也罢。
      该做出来的姿态,自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反正王允这次死不了,如果自己做过多无谓之事,反而容易节外生枝。不如拿着王允的帛书回太原,继承家主之位,做一些自己更应该做的事情。
      于是,王景假装未能参透王允的意思,回答道:“父亲所言极是,孩儿回去准备一下,即日便起程返回太原。待太原方面的事情办妥后,立马回到洛阳。”
      王允强作乐观的点了点头,目送王景离开。
      就在王景转过牢房的一瞬间,王允双眸含泪,喊了一声:“景儿!”
      王景回头问道:“孩儿在,父亲还有何吩咐?”
      王允摇了摇头,道:“没事。路上小心。”
      昏暗中,王景看到了王允眼角的泪,知道这老头子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他的须发,似乎也在一夜之间白了许多。
      希望经过这次事件,王允能够活得更通透一些。
      王景安慰道:“此间事务,三公答应帮忙,父亲便安心静候佳音吧。”

第21章 矢志不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