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喜的不知南北,也笑道:“为着这一趟,定是要做好衣裳,配漂亮的头面,马车也要簇新的,不知花多少银两。”
妙玉今日才搬到林家宅院旁边的庵堂,也道:“我冷眼瞧着已经是个空架子,但破船还有三分钉,师尊要把宁荣二府的钉子都敲出来。”
林家上下还算平静,丫鬟小厮们也只能背地里开心,毕竟管家奶奶都沉得住气,她们也不好到主子跟前讨好。
林崔氏想到荣国府又要典当东西充门面,不由一叹,“其实,师尊也没要他们定然穿着精致华美的衣裳去,那一家子人奢靡成性,不过是指着要进宫的由头可劲儿花钱而已。”
其余二人点头,正是这个理,面圣不宜打扮得花枝招展,宁荣二府的人并不缺衣裳穿,怎么说也找的出来几件。
正如几人所料,宁荣二府得了被圣上抽中进宫过殊荣,恨不得摆上三日流水席面庆贺,也是其他人家没那么高调,他们才只能自己家中摆酒庆祝。
顺便商议,哪些人进宫,吃穿要预备什么。
李纨一大早就把贾兰叫起来,收拾一件绛色袄子穿上,又带了小帽,拉着他去给贾母请安,正好贾政和王夫人也在。
贾母见天冷,贾兰还起这么早,于是问她:“今日怎么一早就带着兰儿过来?”
李纨把儿子往前推了推,要他给贾母和贾政见礼,微笑答道:“兰儿如今学了点书,想叫您看看能不能请个指点文章的先生,也该开始学文义了。”
贾政对这个规矩的孙儿很是满意,起码比要人盯着才念书的宝玉强,又思及早逝的贾珠,一阵伤感,随即又道:“圣上恩旨,邀群臣尽欢,叫兰儿也进去见一见世面,正说请个好先生来教孩子们,免得进去失了礼数。”
这次再没人阻止,王夫人也不好说贾兰年尚小唯恐失了礼数。
毕竟贾兰虽然年幼,瞧着比宝玉还要规矩。
贾母点点头,又要贾政和王夫人去寻宫中出来的老嬷嬷来家中教姑娘。
凤姐本已不太管家事,但如今有了宫里的喜事,贾母便叫她旁的不用管,只叫她管姊妹们新作衣裳和学规矩。
这件差事能有不少银子往手中过,又不用和那些刁滑的妈妈扯皮,凤姐自然乐意。
忙过一阵,和平儿在屋子里闲话:“可惜咱们家大姐太小,赶不上这等好事,就说京中这些姑娘,有几个去过宫里?”
平儿把手炉递给王熙凤,自己又装了一个,问到:“咱们家的姑娘是要去,那两位去不去?”
凤姐笑笑,觉着手炉炭太旺,打开拨了点灰,“自然是要去,前儿都面过圣,虽说宫里没说去不去,就图带着孩子进去乐呵,怎么不去?”
平儿又道:“岂不是要多做两套行头?”
凤姐盖上手炉,拔下一根簪子,拨着上面的珍珠道:“宝丫头那边不用愁,薛家舍得下本。云丫头那边,史家也送了缎子来,要说大家参详着一道做衣裳免得犯了忌讳,老太太已经打发人去林家问了,不知林妹妹要穿什么。”
那日去的人多,先问一问衣裳穿着,免得互相撞了,叫人瞧着不好看。不能太华丽,也不能太过寒酸。
凤姐月份上来,觉着身子乏,要躺一躺,吩咐平儿去看一眼宝玉,那才是最叫人头疼的主儿。
平儿服侍凤姐睡下,一路去到怡红院,丫鬟说宝爷被老太太叫去,她只好又往贾母那边去。
屋子里欢声笑语,摆了好些缎子,姑娘们都在。
贾母见了平儿笑道:“你们奶奶何处躲懒了,要凤丫头给宝玉瞧瞧,怎么给他做衣裳。”
平儿还没来得及答话,宝玉指着一匹缎子也道:“要我说,就去问问林妹妹穿什么,我再瞧着做。”
众人正笑着,外面赖家的进来,在老太太耳畔低语几句,贾母忽得变了脸色,指了指眼前一匹青色缎子。
“就这一匹了,进去宫中,不出错就成。”
随即贾母就叫姑娘们都散了。
王夫人见此事不同寻常,纳罕道:“老太太这是?”
贾母面色沉沉,半晌才出声:“咱们去林家的人得了消息,宫里赏了林家衣裳。”
宫里送衣衫,这是什么信号?贾家的老太太知道心中盘算落空,怎么能不变脸色。
不过荣国府显然是误会了,皇后娘娘还真是单纯给绛珠仙子送衣裳。
还有个爱跟着瞎操心的太子殿下,对除夕当日坐席很不满,他指着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位置:
“嫂嫂,为何不将林家的位置就排在这里!”
皇后娘娘捏了他脸一下,“你倒是想的美,咱们总不能落下凡间的官阶品序,男女大防。”
这时只见小公公头上顶了巨大的木匣,一步步走进来,踩得地板嘎吱响,又把匣子嘭的一声放下。
皇后娘娘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匣子首饰,乱七八糟塞在箱子中,以手扶额道:“你又要送什么?!”
怀瑾得意眨眨眼,和嫂子禀报自己的杰作,“我瞧着丫鬟们烦恼给她戴什么首饰,就从库房里挑了些能看的。”
皇后娘娘看着白花花、金灿灿的珠光宝气,拍拍太子的肩,语重心长:“小小师弟,看来你真的有很多很多东西要学。”
第 55 章 第五十五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