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气息自体内飘出,一道令人心惊胆颤的龙吟炸响苍穹。
紫气化龙,盘绕在弘历的身边。这一刻,那个曾经让大清帝国繁荣昌盛的大清乾隆帝再次于人间降临。
“紫气虬龙,自秦皇武龙脉三十二支脉,护我大清永世不衰!”
弘历严肃的看着卫子剑,如同俯视一个蝼蚁一般。
“我与你的祖先卫东星曾有过约定。只要我守护好大阵就为我爱新觉罗一氏守护一条龙脉万年。而这条龙脉就是是你的祖先卫东星所留下来的。
龙脉生龙气,龙气佑皇朝,皇朝之主者非王者不可击之。
那个姑娘不是天定的王者,因此她只要微微碰我一下就会被龙气所毁灭。彻底消散在尘世中。”
随着弘历语尽,卫子剑的眼睛也睁的滚圆。
卫子剑并不知道这些隐秘,倒不如说他根本不知道眼前的敌人到底是个什么存在。
卫子剑太过于自信,也是因为如此他从一开始就被弘历玩弄于股掌之间。
绝望笼罩在他的心头,卫子剑第一次萌生了逃跑的想法,就连当初在诛神令内接受传承也没这么绝望过。
他害怕死亡。
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死了,一切将离他而去。
徐姨,尹文华,杜天明,安琪……
还有赵紫馨!
她会来吗?
自己真的有这个资格让她舍命来救吗?!
卫子剑……你他妈还是不是一个男人!
你活着的意义在哪!
“咳咳!咳咳!”
卫子剑从喉咙里咳出一团破碎的内脏,嘴巴微微颤抖。
他慢慢从地上爬起,因为双腿没有知觉了,所以只能半跪着。
紧接着他抬起手掌狠狠的朝自己的脸上呼了一巴掌,没一会半边脸就肿了起来。
似乎是打的太用力了,他哽咽着,眼角泛红。
豆大的雨珠打在他的脸上滑落下来,分不清到底是雨水还是眼泪。
“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哦?静听君言。”
“我怕死啊!”
卫子剑双手捂脸痛哭着:“我真的很怕死啊!”
“不论是钱维城的灵兽,还是与富察傅恒的战斗,我都没有像今天这样离死亡如此之近。
当真正感受到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是如此害怕死亡。”卫子剑默默的说道。
“很正常,哪有人不怕死的?朕也同样怕死。”弘历赞同道。
“不……你错了!”
卫子剑停止了哭泣,他抬起头越发坚定的看着弘历,眼神在雨夜散发着明亮的光芒。
“有生便有死,只要我存在于世上,便总有一天会死去,那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我所惧怕的死亡是毫无意义的死亡。如同地上爬行的蝼蚁被一个行人踩死在地上,那蝼蚁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死后还会有人记得这只蝼蚁吗?
我叫卫子剑,没爹,没娘,没亲戚,没爱人,没实力,还没钱。
自从十年前的大火烧毁了我的世界后,最好的叔叔死在了我的面前,最爱的阿姨离我而去,我的人生也被一道令牌锁住了咽喉。
而就是那天……我找到了活着的意义。
他们出现在了我的人生当中,如同一把伴有七彩霞光的剑斩断了扼住咽喉的手,让我的世界变得色彩缤纷。
从此,我活着的意义变成了守护我所在乎之人。”
语毕,卫子剑缓缓站起身来,他脸色苍白的看着眼前至高无上的王者。那一刻,似乎皇帝也变得那么不值一提。
“我存在的意义就是守护我所爱之人,如果这都办不到的话我的生命将毫无意义。
但……如果非要用死亡才能证明生命的意义,那么……”
卫子剑话音未落,一股滔天的愤怒火焰自体内爆发。他的身体变得通红似火,王者的气息喷涌而出,连雨水都从中主动避开不落在卫子剑的身上。
“我将会用死亡来证明我所存在的意义!!”
“闭嘴!你可以死了!”
弘历这才发现卫子剑气息的不同。他快速拉弓射向卫子剑,想在他彻底爆发之前扼杀在摇篮之中。
“砰——”
猛烈的箭矢被弹飞出去,只见卫子剑的身体被一道火光所包围。
待到火光散去,卫子剑身披血红色战甲走出,手中赤红色的长刀散发出令人心颤的恐怖气息。盔甲上龙鳞遍布,其中刻画着一条仰天怒吼的赤龙。刀身表面血红色的流光闪烁,里面似乎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加尔从卫子剑的身后走出,龙牙从嘴中露出,他罕见的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我还以为你真的怕死呢。”
“怕死?别开玩笑了,英雄哪有不牺牲的。”卫子剑打趣的回应着。
况且还是我这种什么都没有的英雄……
卫子剑心中暗暗说道。
“嗖嗖嗖——”
三支箭矢向卫子剑飞来,但却被他侧身躲过。
紧接着第四支飞向卫子剑的胸口,但却在靠近胸口的前一秒被抓住了箭身。
“怎么可能!他哪来的力量?!”弘历心中惊愕道。
别人不知道他这裂天弓的力量,但他自己却清楚。
裂天弓有裂天之威,一箭曾射穿长百米的石涯。
如今却被卫子剑一掌握住,简直有点超乎他的想象。
“生死对决还敢发呆?”
卫子剑的话语从弘历身前传出,犹如地狱恶鬼的呻吟,吓的弘历汗毛直竖,立马向后退去。
“你跑不掉的!”
卫子剑的话语传入弘历的耳边,仿佛挑动着他的神经。
“斩!!”
赤红的长刀伴随着怒吼斩向弘历,如同向他下达了死亡的判书。
弘历瞳孔缩小,抬手用弓臂挡住了奋力一击。
“你以为你是谁?!”弘历大吼道。
眼看就要杀掉他了,却因为一时兴起的玩味搞的如此狼狈,还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这使弘历恼怒万分。
“我是谁?”
卫子剑冷笑道:“我叫卫子剑,现在是君临学院的一名普通的学员。”
弘历青筋暴起,手臂一抬顶飞了卡在弓臂上的刀刃
第二十五章 追寻存在的意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