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浩东是吧,许氏心里默默的记下了这个名字。
     没想到,春宁有一日却带了朱浩东回家。
     “大伯母,朱兄不小心崴了脚,我带他回来抹药。”
     “小侄见过大太太。”
     朱浩东大大方方的见礼。
     “朱公子有礼了,请随意。”
     许氏想起来了,在朱府的时候见过这个孩子,只不过那时候他还只还只是十二三岁的孩子,转眼之间就长成了大小伙儿了。
     而且看得出来,真是一个知书达礼的优秀公子。
     许氏越发满意。
     春宁带了朱浩东回了自己的院子,找了阿姐教他调制的药酒。
     “这个先涂上的时候有点疼,而且我还会用力的给你揉揉,你要是承受不了,就只能去找大夫了。”
     “相对于外面的大夫,我更相信肖太医的祖传秘方。”
     朱浩东道:“我母亲说过,肖太医在京城是德医双馨。很多人都受益过他的医术。”
     太医一向是只给宫里的贵人看诊的,但是,肖太医还给平民看诊。
     他休沐的时候会在一个药坊里坐诊。
     很多百姓慕名而来。
     与别的人不同的是,他不收诊金,只开药方,让这些百姓去买药就行。
     当然,京城中也有一些达官贵人会请肖太医上门,这个时候的肖太医就会取诊金,或者收一些珍贵的药材。
     在京城之中,肖太医是独一无二的肖太医,他就是这么值得人惦记。
     “可惜了,祖父的医术并没有传承下来,我们都是无用的子孙,惭愧啊。”
     “你们已经很厉害了。”朱浩东道:“听母亲提起过你们在蜀地的境遇,若是换成别的人家,很难熬到出头之日的。”
     “肖家才离京时,母亲时常以泪洗面,惦记长姐得很。”
     “是啊,长嫂受了不少的苦。”春宁道:“特别是才到蜀地,我们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连吃的都没有,我们还吃过不少的野菜……”
     “幸好熬过来了,风雨之后总是能见彩虹的。”
     “是,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见彩虹。”
     两人点头微笑。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这么奇妙。
     春宁是最晚到瀚文书院的,与赵明朗倒是在昌州时就相识了,没想到与朱浩东也一见如故,而且两人互通姓名后才知道,原来还是姻亲。
     朱浩东因为是庶子的身份,在书院不被人看好。
     他也不自卑,落落大方,不与人交好也不与人交恶,气定神闲的样子让春宁很佩服。
     是的,人就是要做到这种程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常之心度春秋。
     “燕姑娘。”
     门外传来书童墨画的声音:“燕姑娘找公子有事儿?”
     “是呢,我找春宁哥哥拿一盒药丸。”
     春燕找春宁拿的药丸是准备给新结识的一位叫静然的小姐用的。
     那小姐的有气虚的病症,大夫看了无数都没效果。
     春燕想起了阿姐制作的一种补血的药丸,准备送她试试。
     “可是公子有客人。”
     “噢,那我在这儿等等吧。”
     “墨画,让燕姑娘进来,这屋里的不是外人,都是亲戚。”
     春宁觉得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nbs

第287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