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皇上可以,臣用性命来向皇上保证,臣绝对忠君。”君斓一字一句的郑重的说着。
去你娘的,忠君,老娘可不想忠君,但你放心老娘不会背着你干违背良心的事的?
“好。”白皓英径直走向君斓,伸手就把她扶了起来。
但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没给,其实他很生气,但对于此事,并不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决定给个机会,信一次。
“你说与你父亲的死有关,确信?所以你怀疑是谁?”白皓英拉着他就坐,唇边有着一些凉薄的笑意。
这变得好快,这是妥协么?片刻前弥散的火药味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捉摸不透却不了忽视的低气压,慕倒有些紧张了。
“皇上,臣要是说礼部尚书杜泽杜大人和臣父亲的死有关系。而且他还可能通敌叛国,皇上信臣吗?”君斓把话捅出来。
我的娘啊。总得说出来不是,早说也是说,晚说也是说。两人各自静默着,这寂静的场面显的有几分骇人。
可是长痛不如短痛不是。他特么真的通敌叛国!!!你特么不信他也叛了不是。
白皓英听得陡然一凛,“你确定你这不是在忽悠朕?”白皓英眉毛一挑,官员私下拉邦结派他并非不知情,也知道他野心不小。只是觉得他没有那个叛国的胆子,又或者说,是放任他犯错,然后再收拾他。
“皇上,你觉得臣有必要吗?皇上是不是根本就不相信臣?”君斓点明了话。
“不会,朕说了信你,就是信你,只是你一直不说罢了。”
“皇上,臣没有证据。且这虽是家国仇恨,但至少没有能够直接证明杜大人叛国的证据,这只是臣的家仇。”
国恨家仇。
这一大一小的两个词总是放在一起说,很多时候她都会觉得这不合理,因为“国”与“家”实在……不一定有直接关联。
例子搁在眼前了才真正明白,但凡是“国恨”,总会牵扯上许许多多的“家仇”,也就是这许许多多原因相同的家仇,连在一起才成了所谓国恨。
“哦,算个理由。”皇帝托着下巴。
不对头吧!!!
太镇定了吧!!!您的朝臣叛国通敌好吗!不生气吗?
就算不生气,您凭着我一句话就信了啊?亏得她准备搭上身家性命。
您这是早怀疑他有叛国之嫌么?所以还是挺多疑的嘛……但是我完全不怀疑她们从中作梗?
逻辑死了?双重标准。
第五十七章 双重标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