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当然他很有技巧地暗示是陈鹏年过错在先,太子爷才会气上心头。
      康熙当时听完就面沉如水,脸色奇臭无比。
      太子!
      太子!!!
      他赶紧派人拦下太子爷的人。
      正好此时康熙重臣张英在场,他问张英如何看待陈鹏年这个官员。
      张英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廉吏!于成龙之下第二人!”
      如果只是廉吏也就罢了,偏偏张英认为他仅次于成龙。
      康熙知道张英一向对官员的评论很中肯,不得不重视起陈鹏年这个人。
      要知道于成龙是康熙眼中的第一清官,二十三年卒后,他亲自为于成龙赐谥“清端”,并为于成龙的祠堂书写“高行清粹”匾额。
      巧的是,于成龙就死在江宁,两江总督任上。
      死时家人都不在身边,在其原籍。还是地方官员为其料理的后事。发现他只有一件袍子,一双靴子,几斛米,几碗盐和豆豉,银子三两,铜钱二千文。
      这就是一个堂堂总督的遗产。
      还是极为富庶之地的两江总督。
      如今两江继于成龙之后,又出了一名廉吏,康熙很是欣慰。
      知道陈鹏年的为官风评后,康熙不自觉对他的印象就很好。再一见到人,印象就更好上三分。
      一身官服十分朴素,看得出来是浆洗过多次的。整个人很清瘦,但却很挺拔,往那一站,一身浩然之气。
      等再问清事情缘由,康熙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情不是陈鹏年的错。
      应该说,这件事,谁也没有错。
      康熙难道不知道每次出巡,地方上为接驾而准备的银子从何而来吗?
      不,他知道。
      都是出自百姓身上。
      可是他大清地广物博,难道还供养不起他堂堂天子的出巡?再说他巡视的目的不也是为了更好地体察民情,统治天下。
      增加税银没有错,一人多交几百钱,他巡视的费用就够了。
      可是陈鹏年也没有错,他是完全为百姓考虑。
      太子某种程度上也没有错,不说太子,就连康熙自己心里也认为此次江宁的供奉简陋,有损于天子威仪。太子看不下去也是应该的。
      错在贪官污吏!他们借着他天子的名号,大肆向百姓征税,以丰富自己的腰包。
      错在……太子不应该直接越过他,无视他这个天子的存在,想处死陈鹏年。
      整件事情,康熙最生气,最恼火的地方不过于此!
      恼火的康熙直接下了一道口谕,将太子一顿训斥,并将其暂时禁足在住所,令其反思己过。
      虽然没有明确旨意,可是这道口谕瞬间传了出去,所有人都知道万岁爷又对太子爷不满意了。
      令康熙更不满意的地方还在后面。
      就在下了这道口谕的当晚,太子爷身体欠安。

第147章 太子杀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