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八章 迎击聠耱[1/2页]

三国:汉中祖 周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维率部出双鹤山,不打旗号,悄无声息地离开大营,夤夜向东北方向行军。
  临汾(今新绛)古为春秋之时晋国都城,处水路交通要道之上,其汾、浍二水穿境而过,受吕梁山影响,西部地势向中央汾水盆地倾斜而下。盆地内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乃人口聚集地带。
  或因这个缘故,姜维领军所经之地初时人烟稀少,少有田亩,多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直到地面平缓时,人烟渐渐繁多,良田、村社也渐多了起来。
  不过临汾百姓见到汉军大军,几乎是躲避而逃,求着这些灾星不要找上自己。而大汉军士也顾不上这些百姓,掐着与霍弋汇合的时间,紧赶慢赶地逼近临汾方向。
  待到第三天二月二十三日的清晨,这是姜维与霍弋约定在临汾会合的时间。
  姜维带着帐下胡遵、王嗣、孟琰等人,边在马上吃着胡饼,边督促军士准备作战。因为再往前便是临汾周边,不知到了前方会出现什么,或是陈泰的大军,或霍弋的援军,亦或者二者皆有。
  大概是因为大战将至,面对前方未知的事物所带来的紧张感。是故愈靠近临汾,姜维的话也就越少,时常巡视军队,压抑心中的亢奋及紧张感。
  此时东方的天际刚露出几丝鱼肚白,霞光隐于云层之后。姜维骑着骏马,领着大军在汾水平原上迎着霞光迤逦前行,约走了半个时辰。
  阳光已然高照,大军气势愈发肃杀。
  骏马上,姜维的心中愈发忐忑不安,其脑海中不断思考着霍弋能来吗?或者说陈泰这次没有猜中自己的行动。
  前军人喧马嘶,几名斥候飞驰赶回。
  姜维认出他们是专门探查霍弋大军行踪的候骑,策马迎上问道:“可有发现后将军所部,或是其他援军。”
  “启禀都督,二十里内我等并未发现我军援军的踪迹。”
  姜维手中的马鞭愈发紧握,吩咐道:“往外散出三十里地,探查后将军所部踪迹。”
  “诺!”候骑飞驰而出。
  “都督~”胡遵策马赶来,询问道:“可有后将军行踪?”
  姜维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未得见后将军。”
  胡遵脸色严峻,进言说道:“今未得见后将军,恐是其失誓。今应在魏军未至之前,速撤回双鹤山,不可深入敌境。”
  姜维咬着牙,他实在不甘心啊!
  “或许陈泰未察觉我军转向临汾呢?”姜维语气放软的说道。
  “都督!”胡遵重声说道:“以为呢?”
  胡遵话音未落,又是几名轻骑探查情报而回。
  “报!都督,前方十里处,贼军发现我军斥候,其骑卒已迅速赶来。”
  “可是谁领军。”胡遵问道。
  “其应是贼并州刺史陈泰。”
  “呼!”
  姜维长吐口浊气,就在此时此刻,他忘了自己前不久的忐忑,忘了远离深入敌境作战的困难。
  反而知道答桉的他充满斗志,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内心深处涌出来,使他愈发坚定自己的意志。
  姜维望向胡遵,澹澹说道:“撤不来了,我军连日奔走,将士疲倦,今若撤军会被其胡骑咬上。且陈泰走汾水,将士精力充沛,不久当能追上我军。我等有虎步精锐,殊死一搏未必不敌陈泰。”
  事已至此,胡遵也没多说什么,很平静地退回本军整顿凉州军士,准备殊死一战。
  胡遵之子胡奋迎上,问道:“父亲,情况如何?”
  胡遵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温声说道:“此战保重自己,若战事不成,记得勿要死战。”
  他自己老了,弃魏也投了汉。此番如果兵败,若是投降魏军,自己也是丢这张老脸,不如奋战不降。
  “快去整顿军士吧!”
  胡奋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只得应道:“诺!”
  与此同时,斥候骑卒立于马背眺望,忽见东面的汾水平原上魏军旗帜高举,长矛如林,黑压压的军阵仿佛黄色的浪潮连绵而来。
  “进军了!魏军进军了!”斥候喊道。
  “我军援军未至,今当如何是好?”其余斥候担忧地说道。
  “没来就不能打吗?”贾融呵斥道:“速回禀都督!”
  在汉军的列阵期间,黄色戎服的魏军将校举着长矛,端着弓弩,排成纵横队列。一望无际,恍如潮水向前翻涌,不断逼近吞没汾水原野上的山丘、田亩、荒地。
  在他们的军阵两翼南匈奴胡骑奔走而来,头戴羌胡风格的皮帽,身披样式的轻甲,足踩着皮靴,骑着蒙古矮马,携带弓弩、弯刀之类的武器。
  在战事爆发之时,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南匈奴部落,在陈泰的强制命令下,从五部当中抽调出的精锐步骑八千人,以来支援河东战事。匈奴胡人本不太愿意,但因陈泰执掌并州期间,对匈奴等胡部,采用怀柔之策,多有威信。此战陈泰又许诺赏赐珠宝,南匈奴这才答应出兵作战。
  至于为何南匈奴不鸟姜维,鸟陈泰。原因也很简单,南匈奴五部基本在并州治下,姜维鞭长莫及。以往他们联合姜维,不过是为了加大自身的筹码,让曹魏对他们更加恩厚。
  除非大汉有一天兵入太原,南匈奴部落才会服从大汉。当然到时候的局势可能会更加的错综复杂,举众几十万的部落,不谈精锐与否,至少可出数万的骑卒,这股力量就看大汉如何解决了。
  面对不断做大的南匈奴,又有姜维不断出兵骚扰,以并州刺史兼任护匈奴校尉的陈泰也没多好的办法,只能其采用的怀柔政策就是与南匈奴互通商路,以钱帛利诱南匈奴。
  ‘陈大纛旗下,陈泰身披戎服,站在山丘上,望着渐渐接近的姜维大军,抑制不住嘴角的笑容。
  量你姜维自以为足智多谋,善出奇兵,但你还不是被我陈泰三次识破计谋,今日或乃你兵败临汾之时。
  陈泰扶着汉剑,对着麾下将校,笑道:“姜维恃功轻敌,深入险地,内无余粮,外少援军,其当败也!”
  说着,陈泰对感慨一声,说道:“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斗,故穷尔!”
  “姜维奔走往来,皆不出将军之所料,天下能胜将军兵谋者,何其少也。”平阳太守王经吹捧道。
  陈泰轻笑几声,很是受用。其扬鞭一指,吩咐道:“姜维此来,无非以为临汾空虚,故其奔走而来,将士疲倦;我军乘船至此,将士力气犹在。且我军兵力高达近三万之众,多余姜维所部,何需胆怯?”
  “听我军令,命匈奴胡骑左右压上,步卒紧随其后,冲散敌军。我军陷骑押后,待中军军令后再行出击。”
  “诺!”
  而在大军大纛旗下,姜维正在井然有序地布置,说道:“我军兵戈之锐在于虎步,今当以步卒正面消耗魏卒精力,待恰当之时,虎步出击以溃敌军。若能正面溃敌,以南匈骑卒心性,观逆魏军士溃败,其亦将散退,此为取胜之法。”
  在军队质量上没有拉开差距,在兵力上还不及陈泰多,姜维只能把目标放在了虎步军上,试图用虎步军来扭转危机时刻。南匈奴作为仆从军,本就缺少战斗意志,汉军击败了作为主力的魏军,匈奴兵马又怎么会死战。
  “诺!”

  class="bottem2">  href="/txt/72.html">TXT下载  id="A1"
  href="/ml/72/85774648_1.html"
  target="_top"
  class="pre">上一页
  ←
    id="A2"
  href="/ml/72/"
  target="_top"
  title=""
  class="back">章节列表
  →
    id="A3"
  href="/ml/72/85790774.html"
  target="_top"
  class="next">下一章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mark(72,85774648)"
  rel="nofollow">加入书签
  class="pc">

  href="https://www.3yt.org/txtxs/72.html">三国:汉中祖最新章节
    href="https://www.3yt.org/ml/72/">三国:汉中祖全文阅读
    href="https://www.3yt.org/txt/72.html">三国:汉中祖txt下载
    href="https://www.3yt.org/author/周府.html">周府的全部小说
    href="https://www.3yt.org/ml/72/">三国:汉中祖
  

  class="hotbook">  href="/sort.html">猜你喜欢:  href="/ml/152893/">故事在民间、  href="/ml/246404/">逍遥四公子、  href="/ml/59994/">明末边军一小兵、  href="/ml/2588/">晚唐浮生、  href="/ml/92558/">娱乐春秋、  href="/ml/90955/">唐砖、  href="/ml/87017/">银狐、  href="/ml/1856/">我的公公叫康熙、  href="/ml/148560/">流氓帝师、  href="/ml/282021/">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href="/ml/276025/">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  href="/ml/298919/">世子无双、  href="/ml/247412/">庆余年、  href="/ml/51050/">抗日之兵魂传说、  href="/ml/165178/">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href="/ml/288640/">无敌六皇子、  href="/ml/265309/">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href="/ml/148942/">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href="/ml/96511/">官居一品、  href="/ml/247385/">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href="/ml/270045/">大唐十万里、  href="/ml/68419/">寒门状元、  href="/ml/19970/">从斗罗开始俘获女神、  href="/ml/261044/">我在三国捡尸成神、第二百六十八章 迎击聠耱[1/2页]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c) 2025 62小说网 www.62x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