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丧气,旁边的巧云却笑咪咪的。
薛?云看了眼卫昭空着的座位,低头开始默书。
钱先生就住在学堂后面的一个小院子里头,他年纪大,不擅长做饭,平日里雇佣了个仆妇只管给他做三顿饭,钱先生领着卫昭到了院子里头的石桌上,不久进屋拎了一只食盒出来。
食盒很精致,看上去就很高档!绝对不是地摊货。
钱先生端出一碟点心,卫昭低头一看,竟然有三种!
卫昭仔细看了下,一种应该是花生果仁的,另一种散发着枣香,是红枣的,最后那种她不认得。
钱先生将碟子往她面前推了推,又倒了杯水,不同于平日里的严肃,“慈爱”的看着她,“吃吧,吃吧。”
卫昭站起来行了礼,“谢谢先生。”
不同于大多数同龄小孩,她从小就对糖果类的点心不感兴趣,不过此时饿了,又是先生端来的高档货,卫昭捏了一块花生果仁的慢慢吃了,没想到滋味不错,她连吃了三块,碟子里就空了一个角,只剩下另外两种。
到了晚上,钱先生老泪纵横的写家信,问庆禾帝可还记得当初念书的时候,有一日饿了,宫人端来的三种点心,他吃了哪一种。
庆禾帝很快回信,他其实哪一种都不喜欢,因为饿的狠了,才勉强选了果仁的吃了几口,其余两种连动都没动。
钱先生再写信,只有一句话,卫昭必是帝嗣无疑。连口味都跟陛下一模一样,爱吃咸不爱吃甜。
收到钱先生的信,庆禾帝高兴了半日,回信却说,她小孩子家吃盐多了不好,回头我找个御医过去,给你把把脉,顺便也给卫昭看看。
钱先生撇嘴,是给卫昭看看,顺便给他把把脉吧?
庆禾帝的口味算起来也挺奇怪的,喜欢吃咸点的东西,甜点几乎不碰,但是吃水果,要是不喜欢吃糖吧,可是人家爱啃几口甘蔗,最近一段时间,又爱上了槐花和榆钱……
御膳房的太监几乎要哭天抹泪,陛下,您这是吃的啥呀,那都是穷苦人家吃不上饭才吃的东西呀!再说,他向哪里去淘腾槐花的啊?
皇帝捣腾的那些事,卫昭当然一概不知,她只是奇怪先生最近对她太好了些。
昨儿下学留下她,跟她娘说她早上要多吃些,否则不到晌午就饿了,吃点心不如吃饭养人云云。
吓了杜苏氏一跳,回去叫卫昭站在地下,她正经坐着问,“昭姐儿,娘问你你要说实话,可是你在学堂里头淘气了?”
卫昭鼓着腮帮子摇了摇头。
杜苏氏这才放下一半心,语重心长的对她说,“娘知道你不爱学这个,娘也不稀罕那劳什子,只不过现在这世道,懂的多了总归是有好处的,娘只盼着你别做个睁眼瞎,免得日头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知女莫若母,杜苏氏自然知道卫昭不爱学习。
不过学习带来的好处,杜苏氏也都看在眼里,卫昭比之从前更加懂事,性子也稳重了些,往年这时候整日里跟着春花捉泥鳅,找蝌蚪,要不就是玩泥巴,每天混成个泥人才回来,就是在她眼皮子底下,也有本事把自己整一身灰。
自打上了学,首先这礼数是足足的,让外人看了觉得她知礼,就是她跟杜老大心里也快活,再者那些文章,听卫昭讲一讲,甭管她童言童语说出来,一句句都很有道理,夫妻俩自然知道先生是有真本事的。
日子很快转入四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那件从前只穿过一次便收起来的新衣,杜苏氏不好再收着,拿出来给卫昭穿了。
“今儿是你祖母周年祭,你小小的人儿呢,坟头那处地儿多是些孤魂野鬼,你只在院子里头跟着娘磕几个头,我跟你爹要去一整日,等放了学,看是跟着先生还是去你表姨母家?”薛夫人前段时间终于找了处宅子安顿了下来,离得杜家不算远,卫昭跟着杜苏氏去了一次,作客么,规矩多,她忍了过去也就罢了。
“我跟着先生,娘你去了和先生说一句呀。”卫昭牵着她娘的手被暖暖的太阳晒得眯着眼。
“那是自然。”杜苏氏知道卫昭不是杜家的种,自然不肯将她带到婆婆坟头,鬼神有眼,万一卫昭再被勾了魂去,她可不愿意冒险,说白了也不过是她的一点爱女的私心。
钱先生听了杜苏氏的话,很爽快的应了,本来杜苏氏还担心钱先生古板,非得逼着姐儿去上坟,没想到钱先生一听说她晚点来接卫昭,当即点头答应。
可惜了她想了一路上理由。
下了学,卫昭坐在桌前没有动,季明刚要喊她,先生进来了,“卫昭留下背书。”
卫昭冲季明小小的挥了挥手,示意他去看站在门外等人的季荃。
第九章帝嗣无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