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出师未捷的拐子[2/2页]

如意女帝 玉秋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走了两步,“坏了我的大计,去县衙将他们送到京兆尹,嗯,还是送到大理寺,要求彻查,务必找到每个被拐的小孩,送还其家!这件事你亲自去办,也算将功折罪了,记住,一定要办好!”
      只要能远离那只小恶魔,暗卫甲觉得就是上刀山也能接受。
      一见那位伯伯凭一己之力生擒了四五个人,维持秩序的衙役已经拨开人群往这边来了,卫昭连忙跟她爹说,“爹,咱们走吧。”
      要不是卫昭机灵,她可能就被拐子拐走了,回过神来这么一思量吓了杜老大一身冷汗,要是昭姐儿被拐了,杜苏氏能活撕了他。
      爷俩没继续看龙舟赛,回家喝雄黄酒压惊去了。
      御书房一番对奏,庆禾帝亦是龙心大悦,“好,好,不愧是朕的孩子,这份机警最是难得!”
      钱先生面露微笑,“正是,公主小小年纪胆识过人,行事张弛有度,臣从前只觉得她性子沉稳,在学里从不惹事生非,还有些担心她过于按部就班,不料今日就有了这一番新认识。”
      庆禾帝思虑片刻,有些感叹有些遗憾的说道,“若是个男孩……”卫昭的性别,还是使他惆怅哇。
      这就是明显的这山看着那山高,钱先生心中微微一硒,不紧不慢的答到,“陛下,大燕之南的越国现在就是女子称王,其境内盛产稻米,臣未见过这位越女王,却听说她爱民恤物,越国在其治理之下,虽说比不上燕国富饶,但国内无穷苦潦倒之民,越人团结,越女王功不可没;燕之东的田氏,幼帝仅两岁,亦是太后主政,田太后虽为女子,补过拾遗,爱民如子,朝奏暮召,有圣人之风。今看公主虽然年幼,但机智过人,性子沉稳通透,臣虽为男子,五岁时实不如也。”
      庆禾帝点头,“是了,也是朕过于贪心了些。”燕朝并未有过女子不可称帝的国训,相邻几国也都陆续出过女皇帝,女子称帝虽说相对辛苦一些,但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起码子嗣都是一母所生,“朕只盼着卫昭将来子嗣繁盛……”
      才说了他这山看着那山高,这会儿又凭空想出去十年以后的事情,亏得燕国底子好,国富民强。
      只是皇嗣之事实在也是拖不了几日了,皇储一日不定,臣民之心一日不稳,迟则生变,“罢了,朕过于优柔了,前一阵子还与太常说道人心不足,朕今日也犯了这毛病。”
      钱先生心道可不是嘛,嘴里却说,“陛下雄韬大略,九五之尊敬贤下士,才有今日之龙雏凤种,不可不谓天佑大燕啊。”
      庆禾帝感慨万千,须臾回神道:“太傅进宫一趟,应该不只是说这件事的罢?”
      钱先生躬身答到,“是,臣今日观公主所作所为,对于公主如何入宫却有了新思量……”
      “用征召公主伴读的名义将卫昭带入宫?……三公主?”庆禾帝想起早夭的女儿,“三公主若在世,今年也有七岁了吧。”
      皇帝在感叹,钱太傅不用答话,他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皇室对外宣布当时三公主病危其实未亡,而是送到其他地方静养,现在休养好了,接回宫,广招适合公主八字生辰的伴读入宫,这样一来,即名正言顺的将卫昭带入宫门,又免去了杜家的疑虑,否则若是强行带走卫昭,跟杜家说透了,杜家只有一死。
      卫昭对杜氏夫妇肯定有感情,这感情万一处理不好,转化成恨意就坏了,要是瞒着杜氏夫妇,跟卫昭说透,再许她一年见一回杜氏,想来以卫昭的聪敏,应该能接受。
      端午节过后不久,庆禾帝果然下旨宣称三公主其实当时并未病死,而是遵照皇家寺院的法式主持的建议寻了个替身,而后被悄悄送出去休养了,不日就会回宫。又有钦天监进奏,公主命格贵重,宜选庆禾二十一年九月出生的女子做伴读,方能四海安服,身体康健。
      旨意上还说了,陛下为天子,天下子民之父母也,不忍百姓之家骨肉分离,特许每位入宫伴读每年可归家一日,另外还有赏银百两,待伴读们年满二十五岁以后,便赐还其家,使其各自出嫁,皇室另有嫁妆赠送云云。
      说的挺好听的,听众们也是个个一副皇恩浩荡的赞叹模样,只是谁心里难受谁知道,杜老大干脆闭门不出,杜苏氏自打知道了这消息,哪里也不许卫昭去,整日里看着她跟看块宝贝疙瘩一样。
      卫昭直觉的有点儿不正常,可是她才多大点年纪,大人们想瞒住她几乎是轻而易举的,这几日杜苏氏都是瞅着她睡熟了,才跟杜老大说话。

第十八章出师未捷的拐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