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一章帝王术[2/2页]

如意女帝 玉秋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概她脸色没有时下小娘子遭到表白的娇羞,而是一种疑惑不解夹杂着琢磨不出你做这事的动机来的样子,姜末黎徐徐为她解惑。
      “殿下或许不信,我在姜国生活的很不如意,父皇像是根本不知道有我这样一个儿子一样,母妃只知道争宠,有时候我甚至都吃不到饱饭……”
      姜末黎一副极为汗颜惭愧的样子,低低的说道,“来燕国之前,我害怕极了,三皇兄跟我说,如果他换成我,肯定自裁也不苟且存活于敌国。
      我想活着,所以忍着害怕来了,没想到燕国比我想象的好十倍百倍,我在姜国皇宫从来没领到过钱,来了燕国,表面上姜国还要做足了礼仪,每年给我些钱财傍身……
      燕国也是真的以对待贵宾来对待我的,我喜欢这里,甚至超过了姜国。后来我听说殿下有意将我赶回姜国,情急之下,才想着出此下策,不求荣华富贵,但求能平静过完一生……”
      “我没什么见识,但是知道殿下有本事,也能护住我,托庇于殿下身边,这样我才不用回国……”
      姜末黎说到了最后也有一两分是真的伤心了,他不傻,要是在姜国策划这事,十有八九他是能成功的。
      可惜是在燕国,燕国的储君拥有最强大的护卫力量和人脉关系,他则是从零,甚至是从负数开始往上,说实在,能说动几个贵女帮助他,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亦是真的仰慕殿下……”最后这句,他终于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她。
      “可能叫馥臣兄失望了,孤一点也没觉察出你的仰慕来,倒是觉得燕国的贵女们对六王子有仰慕之情……”
      “殿下……”姜末黎沙哑的嘶喊,仿佛如意是嫉妒和吃醋才这样说的样子。
      如意摇了摇头,她今日累了一天,不想跟他纠缠。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不管怎样,馥臣兄今日能来救萧穆慈一命,孤还是佩服的。你不若回去好好想想,究竟要做什么?你想留在燕国,这一点我没想到过,不如你今晚回去好好想想,到底要怎么办才好?”
      庆禾帝到底看在太女不为所动的份上默许了萧穆慈活着。
      所以说起来,萧穆慈应该感谢的是如意才对,她若是真被姜末黎打动,庆禾帝在弄死姜末黎之前,肯定先弄死萧穆慈。
      萧穆慈是齐国公萧靖的侄女,她出事,连带萧靖也有了不是,隔日便有人在朝会上弹劾齐国公府内帷不修等等。
      如意知道这是成国公府的手笔,确切的说应该是成国公世子的手笔,幸而他并不敢拿着太女说事,除了刑部,其余人还不知道萧穆慈之事,庆禾帝将折子给了如意,“哼,想叫朕杀鸡儆猴,她还不配做那只儆猴的鸡!”
      她翻了翻折子,看到上面总归不过是那几句翻来覆去的话,便放到一旁,起身帮庆禾帝倒了一杯茶水,坐下后拿起谍报看了起来。
      治理国家,除了国内的民治,还有不可忽略的便是对邻邦的了解。
      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有时候国与国之间文斗的惊险残酷并不亚于武斗,这时候对邻邦的各项施政方针以及时政要闻的理解,便能给己方提供许多帮助,从而处于有利地位。
      庆禾帝真正的将谍报建立起来,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本来以为没什么用处的,他又不想吞并哪个国家,可后来发生了几件事,让他重视起来,连带着如意也跟着看起了谍报。
      要是单看姜末黎的行动,会觉得他有点儿无的放矢,但是结合了谍报上说的便一目了然。
      谍报报过来的日子,姜国王宫的大门紧闭,大王子秣兵历马,陈兵于姜国凌河之北,王后与二王子坚守皇宫,避而不出,三王子则持着兵符坐镇姜国西南大营,姜国内乱即在眼前。
      “父皇,您说姜王还活着吗?”
      “唔,说说你的看法。”庆禾帝不给答案,反而考校起她来。
      “儿臣觉得他大概是不太好了,兵符给了三王子,大王子拥有兵权,二王子是正统,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为何不选了太子,定了储君?储君一定,其余人就算想反,也要考虑考虑名声吧?”
      “名声?自古以来,得胜者为将军,败者为乱臣贼子或者匪寇,你听说哪个打了胜仗后自称是乱臣贼子了?
      就是他肯那样称呼自己,他下面跟随的人也不同意啊!再说到储君,虽然朕的孩子就你一个,但姜王的心思朕却也能理解一二,不过是想看看哪个能撑起事。”
      既然先头存了心,难免露出一二分行迹,当大王子跟三王子等人知道自己都有一争之机的时候,自然不肯放弃。
      因为放弃了追逐皇位,就相当于放弃了生命。

第七十一章帝王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