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禾帝歇了给太女相亲的念头,便不由的将政务分到闺女的肩上,他考虑的很周到,忙一点,也就没空胡思(发)乱想(春)了。
先时还是临朝听事,后来,干脆不上朝了,凡事交给太女去做。
如意忙碌一日下来,日日的累成狗,脸上的肉再也没长回来,鹅蛋脸有定型的趋势,只是偶尔展颜一笑,仿若敛尽世间风华,令人不由沉浸。
因此庆禾帝虽然歇了心思,但拜倒在太女殿下石榴裙下之臣却越来越多,这其中又以赵国大皇子赵哲殷为最。
庆禾帝当然看不上赵哲殷,那就是一只公孔雀,看见母孔雀,便不由自主的开屏,搔首弄姿的!
如意却觉得赵哲殷性情挺真实的。
“小王生平从不后悔,只在情字一事上,有些歌悔不当初,若是早上五年六年的知道能遇上如意妹妹,小王当肯守身如玉,在父皇许婚的时候就宁死不从……”
如意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赵哲殷二十一岁,开府后已是有了一儿一女。
只是听他装模作样说的十分好玩,便点头道,“早五六年,那时候妹妹我才十二三岁,还没张开,嗯,若是那时候见了,说不得赵大哥要寻思这是哪家的毛孩子罢?!”
赵哲殷深以为然,拍着大腿道,“这不说我以前有眼无珠呢么,唉!悔之晚矣!妹妹你说,大哥现在后悔,能不能算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散尽姬妾,大哥保证不眨一下眼!”
如意连忙摆手,“可千万别,大哥就算不为了美人们着想,也要想想府中的儿女,难道让他们小小年纪便失去母亲?”
赵哲殷感动的涕泪满襟,刚要伸出狼爪握住如意的小手,便见如意身后的那侍卫眉头一动,他已是感受到了杀气,只得罢了心思,讪讪的说道,“如意妹妹这身后的侍卫长得不错!”
如意心里暗笑不已,这话叫旁人听了去就要误会赵哲殷男女通吃了。
两人说着话,户部尚书王敬带着人过来求见。
赵哲殷此行主要是为了赵燕两国边境的一个两国商人们自发形成的交易区。从前只是在边境上以物易物,也没人管理,现在则快形成了一个小城,城虽不大,却也极其的繁华,因为涉及两国贸易,所以谁想独吞了也不能成,再则还不能让这个小城独立到两国之外,是以赵国才派了赵哲殷过来商议,如意刚才便是让户部去算这边境贸易的数目和获利多少。
听了王敬的回话,赵哲殷知道燕国也挺重视,贸易区的事情不能糊弄过去,便说道,“我来的时候,父皇的意思是咱们两国各出一人过去共同管理,赵国自然是从我兄弟姊妹中挑,如意妹妹如果觉得此法可行,不如也找个心腹,银子虽然算不上多,却也每年能赚个买花的钱。”
如意灿然一笑,赵国皇帝不让大皇子沾手,自然有他的道理,但对大皇子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因此知道赵哲殷虽然面上说的淡然,其实是心中在泣血,也不在他心口上继续插刀子,只说到,“还要再问过父皇。”
如意回去后便跟冯琳商量着写了折子,带着折子去问庆禾帝。
庆禾帝正跟钱太傅说事儿,“朕觉得她年纪还小,成亲……免不了要生孩子……还是年纪再大些才好,这政事总是那么些,传位给她也好叫她趁着现在的辰光儿多历练历练,出了事也不怕,反正有朕在后头兜着……”
庆禾帝早已思量了一段时日,钱太傅自然不是对手,刚劝了几句,便被止住了,正好如意过来,君臣也便罢了话题不再说了。
庆禾帝正好问如意对贸易区的看法,如意已经做足了功课,此刻也有话说,“儿臣思量了几点,一则这里要有军队驻扎才算稳妥,免得生了烧杀抢掠的事端,二则,还要有人管理才好,这人才么,不需要多大的官,却要是个有能力的,能统管好了,三则贸易往来于国于民有利,茶盐铁这几块大的,还是要归了朝廷来管理最好,民间本就不允许私下交易,若是朝廷再不管,那这贸易区,跟黑市也无甚区别了……”
“你可有甚么人选?”庆禾帝听了之后问道。
如意将折子递上去,“儿臣在折子里写了些,自知才疏学浅,就不在父皇面前卖弄了。”
庆禾帝哼了哼,“说自己才疏学浅,你这是怪太傅没将你教好。”
钱太傅连忙跪下请罪,“臣有罪。”心里偷骂了两句庆禾帝,又来离间师徒感情。
如意也忙道,“是儿臣不中用,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跟太傅无关……”
庆禾帝瑟瑟,“太傅起来吧,是喽!是朕这个父皇不好,生了你也不好,这才不中用……”
如意扶着钱太傅起来,师徒两个对视了一眼。<
第一百二十六章临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