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她会说这样一番话,高证是在座的里头最为得脸的一个,此时不由的开口相询,“陛下?”
如意没有卖关子,而是接着说道,“朕所要的,不是朕流芳百世,而是朕的朝廷能臣辈出;不是朕名垂千古,而是盛世安康百姓富足!朕只是一个人,江山并不在朕的手中,而在众位手中!”
众臣实在没料到陛下会说这样的话,起初还只是惊讶,后来一品味便不由的血热了起来,陛下的话不多,却字字珠玑,大有深意。
高证首先反应过来,带头道,“得遇明君,臣等三生有幸,惟鞠躬尽瘁,以身报国!”后头萧嘉、石劲松、韩冬等人亦有承诺。
如意道,“好,都起来吧,喝了这杯酒,朕盼着与诸位一起,君臣相得!”最后四个字铿锵有力,直落人心。
酒宴一直持续到月上中天,高证回了国公府,先见过祖父,高素命人端了醒酒汤,高证将新帝的话说了,高老头儿双眼精光顿现,又极快的消了下去,对高证道,“行了,你许久没回来,这天色也晚了,明日再拜见父母吧,先回去看看你媳妇儿罢!可惜了,可惜了……”
高证告退,一边大步流星的走在廊上,一边思索祖父的话语,忽然脚步便慢了下来,本是心中思念娇妻幼子,又加上陛下的一番话让他热血沸腾,可是祖父的一句话便如兜头的冷水泼来,让他原本滚烫的心,只留下一点余温……
所幸他在外历练,心性不同与以往,不会如年少时钻牛角尖,很快调整了过来,见到站在门口盈盈期盼的妻子不由的微笑,妻子问,“在想什么呢?”
他眼光看向室内,听见自己回答道,“想当初你我大婚。”
笑意盈盈的小小少女,牵着父亲的手问道,父皇,我能不能去新房看看新娘子……
虽然燕国换了董事长,但是老臣们给新帝打了几日工,发现也没什么不适应的,太上皇不好糊弄,他老人家亲自教出来的新帝能好糊弄到哪里去!可是新帝也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以京城可算得上是平稳过度。
尧州卫所的事如意一直没有过问,兵部将折子压了下来。
勇毅侯领了兵部尚书的差事,他早就收到了消息,当时新帝没有继位,可毕竟陛下已经提出要禅位之事,勇毅侯不想在节骨眼上寻不自在,便只上报了庆禾帝,果然庆禾帝单独压了下来。
现在新帝已经继位,又过了元宵佳节,勇毅侯这才提溜着胆子上了折子。
如意早就心中有数,重新来看过了还是忍不住要发怒,赵五公主着实过分,不过是因为卫所的一个小将没有认出她来,说了句不中听的话,便命人屠了整个卫所,当然这还只是面上的理由,赵五公主这么做大有深意。
自从燕国败了姜国之后,姜国老实了许多,从前赵国多受姜国压制,现在赵国也有点起来了的意思。
庆禾帝早就教导过消息渠道的重要性,如意的消息并不闭塞,而且因为赵五公主的事情,派了不少暗探去赵国探听消息,知道赵国因为谁来管这个贸易区的事情起了纷争,如意早就去了信给赵哲殷,因此赵五公主也没得到好处。
现在收到了折子,如意当然更有话说,给赵哲殷写信,“自古生意之道讲究和气生财,竟不知贵国这位公主好大的脾气,卫所的事情人证物证俱在,兄长必要给我一个交代……”跟赵哲殷要交代,而不是跟赵国皇帝要,就是表示看得起他赵哲殷。
信发出去了,如意并没有真的等那什么虚无缥缈的交待,而是麻溜的点了三千人马,打发韩冬去了尧州。
韩冬还在路上,弹劾尧州知府不作为的折子便飞进了和泰殿。东宫现在不能称东宫了,但太上皇还在,如意也没有挪地方的意思,便将和泰殿意思意思的修葺了一番,换了些帝王能用的摆设也就罢了。和泰殿便正式成了她处理政务的地方,跟后头的华璋殿已经有了内外之别,像冯琳等人,无诏不得入,就算是召见,也不能常来,言官知道了又有话说。
韩冬从六品的主事升到五品的游击将军,兴奋的几乎彻夜难眠,要不是不能丢下兵士,他巴不得日夜不停的赶往尧州。
名义上只是震慑作用,不过陛下虽是女子可不是好欺负的性子,他怀里揣着密旨呢,这还是陛下亲自交给他的,“朕的第一份密旨,韩将军,切勿辜负了朕的期望!”
韩冬热血沸腾,一点也不惧初春的寒风。
三千兵马只是他的家底,是嫡系,另外当然还要招人,是从尧州当地招,招人并不拘出身。
韩冬跟薛?云很快的见面了。
韩冬自诩是个聪明人,陛下的用意也能领悟一二,对薛?云从来
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