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被提拔进入内阁的户部尚书王敬、吏部尚书迟田宇固然不说话,可其各部自然不想头顶上除了皇帝再多一个上司,这其中又以礼部、兵部为最,工部其实也是不乐意的,要不是刑部尚书李参是义无反顾的站在如意这边,他的出身又着实的无可指摘,就这样,六部之中三部反对,两部不做声,刑部赞同,如意这边情况并不乐观。
当然这种种情况,她早先也预见过一二,又加上怀了身孕,凡事便都能沉住气,不与众位臣工计较。再者,虽然户部、吏部表面上不做声,但是对两位尚书来说,能位居一品,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可礼部兵部的反对也是言之凿凿,“陛下,无规矩不方圆,朝廷各部的设置乃至法度的建立,都是太祖高祖一代代传下来的,而今太上皇犹在,陛下此时登基不足三年,废古制弃传统,不是明智之举,就是陛下有孕在身,亦可请太上皇重新摄政,等陛下生下子嗣,再重新上朝理事便是。”
如意笑着说道,“还政太上皇一事爱卿不要说了,朕刚知道自己怀孕那日便提了一句,惹得太上皇大怒,骂朕不孝,说朕只关心腹中胎儿,却不体谅老父身体……朕深感愧疚,这才想着组建内阁,让众位大人帮朕分忧。”说罢看了眼户部王尚书,这老头子再不说话,她可就改变主意了啊!
王尚书就算平日里头对如意的一些政令不满意,可这入阁,这是名垂青史的机会,燕国没有丞相也没有宰相,像从前的三公,近年也再无人获此殊荣,要是不入内阁,他这个尚书就到头了,陛下绝对不会重新提拔人做仆射已是板上钉钉,错过入阁的机会,他会后悔一辈子,“自从严仆射死后,朝堂上再无仆射一职。陛下有孕,身体为重,设内阁协助处理朝政并无可厚非,再者首辅乃是三朝元老王太常王大人,王大人一向德高望重,次辅钱太傅学问极深,内阁有此两位老大人当先,定能助力陛下稳固江山……”
朝堂上的争执跟朝堂下的争执都没有阻挡如意设立内阁的决心。
钱太傅替她忧心道,“陛下,老臣怕这内阁将来,若是不好辖制,会成为尾大不掉之势……”
王太常罕见的劝了他一句,“法式大师都说陛下是有福之人,你个一辈子做学问的老家伙,就不要替陛下担忧这些个有的没的了!”
如意对此报以微笑。
到了四月里头,她的孕吐终于好些了,内阁之事也终于定了下来。
除了原定的人,她又擢升了礼部尚书进入内阁,也就是内阁里头有五位阁臣了,礼部尚书是反对设立内阁的最激烈的人。
容忍反对自己的人存在,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胸襟。
在如意忙着朝政的时间里头,薛?云大部分时候待在演武场,偶尔带着小黑很疾风一起在马场里头跑一跑,松松筋骨。虽然很想出去跑马,可如意时刻揣着身子,各种的不舒服,他虽然不能以身代替,也没有撇下她自己去玩的道理。
十六传了两次消息给他,十四去了姜国,可那姜国商人竟然莫名的就犯了心疾死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不过不管是不是巧合,薛?云都不怕,相反他很喜欢这种有事冲他来的感觉。
夷人那边歇了战事,韩冬无所事事,倒是对善福商号上了心了,或者应该说是对赚钱上了心。
尧州本就有通商之便利,不说燕国跟赵国,就是姜国、田氏以及越国,也都有商人来此交易,为的不是别个,正是燕国在尧州有驻兵把守,寻常无人敢来闹事,不过他国商人来的多了,徐浩这个知府自然事务也跟着多了起来,幸亏师爷能干,徐浩终究不负陛下所托,将尧州打理的井井有条,凡事敢于在尧州闹事的,那胆子都是极肥的。
就像有春闱秋闱一样,燕国天牢的死刑犯也有春日处决以及秋后处斩两种,当然谋逆之人是没有这样的福利的,都是即日处置的。
正好正月里头如意怀孕,太上皇本想借此事赦免了天牢里头的死囚,还是如意说了,“这些年朝廷上下对法度都相对的宽容,父皇从前在位的时候又格外的宽仁,这些死囚要不是事出有因证据确凿并且罪大恶极,也不会被判死刑,他们身上均都带着杀孽,父皇要是赦免了他们的死罪来为儿孙积福,那这福气岂不是也带着他们所害之人的怨气?”
太上皇便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朕总是心里难安,也想着在你有孕期间尽量少些杀孽,此事朕也只是思量了一次,并没有拿定主意。你若是有想法跟父皇说说。”
人命大于天,每个死囚的犯罪经历都是经由刑部核对确认上缴到皇帝这里的,如意自然重视,力求少些冤案的发生,所以当下拘着的这些死囚可以说都是该死之人,“父皇这样说,儿也觉得有些道理,只是这些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要不您看这样行吗,这今年的两次处决都改到明年春里,让他们多一年的时间忏悔罪行。”若是改到秋日处决,届时她或者将生未生,或者已经产下孩子,那时候都不宜提处决之事,不如干脆的都改到明年,而且这些个死囚这一年要如何度过,她已经想到出路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胸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