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不是真蠢,他能做间谍这么多年,功劳甚至大过莫初九,若没有他以及许多同他一般的人的消息传递,燕国说不定都不能太平这么久。
十四擅长分析,他觉得陛下年轻却对权力不是很看重,而且陛下扶持太子真的是全心全意,他估摸着陛下可能会在太子加冠之前就传位……不过这些话都不能说出来。
十四只好自我安慰,再等几年闺女大了点,他就开始给她找几个合适的先相看着,等时机成熟弄点功劳也好请陛下赐婚……
莫初九搞定了十四,到了君如夜这里就成了三比一,所以两对夫妇加两个女娃娃便出京去开店去了。
这第一站么,选得不是别处,正是尧州。
韩冬十六都在尧州,家眷们也都接了过去,徐浩更是连回京都懒得回了,这么多助力在,他们当然选了尧州。
冯琳跟莫初九负责选址开店,君如夜跟十四负责带孩子兼职做她们的打手。
如意没有找到冯琳跟莫初九,脚步却走到太子的书房。
李参是个能吏,也是个实干家,且并不因此而骄矜自满,如意很满意他,便将几个小皇子都统统打包给了他。反正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李参虽然是所有皇子的师傅,但对太子还是不同的,他是太子太傅,有些课程是要单独讲给太子听的。
如意走到窗下,抬手止住了内监的通报,自己站定了,正听着里头李参讲到,“祥瑞之兆,福瑞之景,非单指奇异之事,风调雨顺、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顺应天道,便是祥瑞,便是福瑞。为主者,天时地利人和,一顺百顺,便是祥瑞,是福报……”
翎朝虽然还有些懵懂,但仍然记住了李太傅的话。
如意在窗外听的点头。
国家太平了,各地的大臣们为了积攒功绩,也会上报些祥瑞,她对此有点不耐烦了,还不能疏忽以对,她害怕儿子以后被这些人蒙蔽,便授意李参一定要教导太子会明辨是非,看事物的真假。李参能从天道上讲祥瑞之道,就是在引导太子要着眼大局,四时的风调雨顺比一只浑身发白的乌龟对百姓更好,对国家更好!
李参讲的还是很有用的,太子小小年纪便懂得了祥瑞是对人对国家有益处的景象或者物事。
等弟弟们成年封王,老四最为不学无术,在封地上听说白鹿是祥瑞,这家伙想都没想就命人搜集了所有白的东西,白鸡白狗白猫,拉了十来车都给他大哥送来了……
祝翎朝气得直骂他,“蠢货啊!”他要这些东西有屁用!“你有钱折腾这个,直接将钱给我送来不是更好!”
老四道,“其实真没花几个钱。”
翎朝一愣,命人弄了几盆水,往这些鸡鸭狗猫身上一泼,他还亲自动手,结果泼完几只动物便现出原形……
大燕国皇帝祝翎朝童鞋亲自挽袖子将自己弟弟揍了个半死。
高堂俱在,教训了弟弟,还是要写信给母亲说明一下的,结果如意回信,替娘也揍他一顿,我这里他也送了一堆儿……
**
如意听了李参的讲学,觉得李参跟钱太傅相比各有所长,钱太傅内敛又心软,骨头里头是正宗的儒家先生,李参则峥嵘不群,兼具儒家的仁心但也有法家的清醒。
燕国现在经济蒸蒸日上(这也是鲤鱼的功劳),如意都有点得意,自己是个好母亲,给儿子没留下个烂摊子,国库充盈,兵多将广……
渐渐发散开了,觉得儿子真是好福气,父母恩爱,祖父一心的疼爱,连双胞胎都分不了太上皇的宠。
想到夫妻恩爱,她不由的摸了摸自己的腰身,确实比之十八岁的时候粗了不少……
最近也是懒散了,生了五个孩子,还要早朝,自己这是心宽体胖了啦!
**
薛?云从皇庄快马赶回宫里,到了宫门口没下马,先拉开披风露出里头两颗小脑袋,子锦跟子恒随着他在皇庄住了几日。
薛?云先翻身下马,接着两只胳膊一左一右抱了两个儿子,李青笑眯眯的在门口接了,他现在也上了年纪,如意不用他在身边伺候,但是宫里的人对他同郑大官一样的看待。
“给亲王并两位小王爷请安。”
子锦笑眯眯的搂着薛?云的脖子喊了声,“青公公!”
薛?云这才问,“陛下在做什么?”
李青回话,“刚才在后头跑马,还不知道王爷们回来。”
薛?云抱着两个儿子往里头走,快到和泰殿的时候才放下了。
夫妻两个都拿翎朝当做大人看待,等他六岁之后便抱的相对的少了,翎朝这一点随如意,喜
第二百四十二章 祥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