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1章各不相扰[2/2页]

柳叶追风刀 宁广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走,料定城中余粮不多,才会采取围而不攻的战略,等着我们自动撤出呢。”
  秦月桥点头,“嗯,有道理,我城中粮草不足十日,只能先作好撒退的准备,随时等候大将军命令。”
  又过了几天仍然没有合适的机会行动,正在这时,接到大将军的命令退出东平。
  双方早已经事先达成了默契,各行其便,月桥等人以及宋营家属及所带财产在三天之内有序退出。
  刘豫闻听占领东平非常高兴,于是马上下旨,升东平府为东京,把原东京改为卞京。降南京为归德府,其弟刘益为北京留守,后来又调卞京做留守。降怀宁,永昌,兴仁三府为州。
  因为他出生在阜城,做过济南知府,僭位于大名,逐在以上三个州县,招集精壮士兵数千人,号称”云从弟子”以为亲军。
  同年十月,封其母翟氏为皇太后,小妾钱氏为正宫皇后。因其是宣和年间宫人出身,熟悉宫中各项事物,一切参照大宋宫中管理制度施行。
  十一月又下旨改明年的国号为阜昌。前后不足两年的时间再度迁到河北大名,后来又定都开封。
  说起搬家,各位看官大都有过亲身经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东西弃之可惜,拿着又没多大用处,还挤占了不少空间,非常麻烦。
  可刘豫在七八年间成三次迁都,当然,这里也各有各的原因所在。在他看来都是非常必要的。
  从一开始他就在模仿着宋朝的体制,但因人才缺乏,其实都是东拼西凑,滥竽充数。每到一处,必巧取豪夺,手下官员也因此大发横财,更不需要提前搞什么基建投资。尤其是后来前往大名府和开封,这里都是曾经的陪都和几百年历史的八朝古都,只需要安排手下人搬进去就可以了。
  各级衙门及其豪宅大院很多,所以他们每一次迁都只是行走在路上的时间长短,毋须担心住处,所以相对比较容易。
  从迁都东平那天开始,便存在着一种怪象。青州和东平本来相距不算太远,一个是刘豫的伪齐首都,一个是徐朗的节度使衙门,两家近在咫尺,却能和平共处,各不相扰。其原因大家都清楚,那就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再说刘豫这几年在徐朗身上也没少吃亏,知道他不好惹,只要你们不主动进攻,大家自然是相安无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有孔彦舟之类的人物绝对是个无事生非的货色。
  但他知道这几年的表现让刘豫很失望,以至于逐渐被边缘化而人微言轻。但这小子跟假太子刘麟关系非同一般,不断地在他耳边吹风。
  你李成不是瞧不起我孔某人吗,这回怎么样?吃尽了苦头,丢尽了脸,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还有他那个死党徐文与他一个鼻孔出气,我想什么办法让这老东西也消失呢?
  要说人和人之间臭味相投,也是一种缘分,这小子总是有事没事的和刘麟混在一起,几乎是无话不说,天长日久,自然会生出许多事儿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171章各不相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