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0章 画风不对的大宋,让人震惊的大明![2/2页]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张石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闻言,表情微妙。
  刘邦摸了摸胡须,看向曹参。
  曹参忙道:
  “陛下,大汉可不能这么打,咱们国库还需要攒五千万两买那本工业革命呢。”
  刘邦有些遗憾地哦了一声,道:
  “虽然小赵这个打法过于奢靡,但朕还真想试试来着。”
  “对了,国库还需要多少钱才能兑换《工业革命》?”
  曹参飞速盘算了一下,开口道:
  “以去年的国库结余来算,还得十年。”
  “什么?”刘邦傻眼了,怒道:
  “朕都五十了,十年之后朕还能不能活着都说不好呢。”
  曹参干咳一声,道:
  “陛下,去年是因为讨平了匈奴,获得了匈奴人的大批财富,所以才能结余那么多。”
  刘邦愣了一下,随后会意,道:
  “你的意思是,今后十年,朕每年都得像去年一样抢来大笔财富,才能支撑十年之后有五千万两?”
  曹参点了点头。
  “陛下英明。”
  刘邦白眼一翻,整个人缓缓沿着斜榻靠背滑落。
  他一句话都不想说了。
  金幕中,宋军已经攻克了升龙城。
  密密麻麻的贵族俘虏,跪在大殿中。
  在他们面前,一名大宋将军正在高声宣读着旨意。
  “小小交趾,何以抗拒天兵,自立王朝!”
  “交趾李氏乱党,族诛!”
  “余者若是愿降,既往不咎!”
  旨意宣读之后,在场的一群人脸色大变,正是之前脱离华夏,建立越南第一个王朝的李氏“皇族”。
  他们立刻被宋军拖走。
  很快,殿外就传来了砰砰的打靶声。
  剩余的人脸色如土,朝着面前的大宋将军连连跪拜。
  “我等千百年来皆是华夏子孙,今后亦如是!”
  看到这里,朱元璋心中一动,沉吟片刻之后,发了一条弹幕。
  【明太祖朱元璋:各位,你们发现了吗?金幕其实是有偏好的。】
  一条弹幕几乎是秒回。
  【汉高祖刘邦:什么偏好?】
  【明太祖朱元璋:朕发现,金幕不喜欢那种对外战争失败的王朝,会大力抨击,反之则一定会褒奖。这或许是提升金幕评分的一大秘诀。】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看到这条弹幕之后,心中都是一动。
  汉武帝捏着下巴,缓缓点头。
  “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不然朕的大汉也未必就能九十二分。”
  汉武帝内心之中很清楚,自己的大汉,关键还是在于武功。
  权术方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凭借儒法合流形成的士族,成功削弱了汉初勋贵集团和大汉诸侯王,不可谓不精彩。
  但问题是,金幕的评分没有把权术算在里面!
  至于文治,除了把儒家思想提升到最高,整体的治国水平,汉武帝就比较一般。
  若不是金幕及时出现,穷兵黩武的汉武帝就要把大汉国库搞到破产了。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深以为然。
  “朕早就看出来了,果然朱元璋和朕的想法是一样的。”
  太子杨勇心中一动,道:
  “父皇为何不告知其他王朝的皇帝?”
  隋文帝瞪了杨勇一眼,道:
  “告诉他们的话,他们的分数不就压过大隋了吗?”
  “再说了,连这点东西都看不出来,这皇帝也英明不到哪去。”
  杨勇哑然片刻,又觉得很有道理。
  “那朱元璋之所以说了,莫非是……”
  隋文帝微微一笑,道:
  “他上次都已经拿过第一了,大明的历史影响力已经无可置疑。”
  “而且他现在说出来,其他皇帝明白了,也要到第三次评比才能看出效果,那时候朱元璋恐怕都已经老死了。”
  “他呀,就是顺水推舟,做个人情给历代皇帝呢。”
  杨勇吃了一惊,道:
  “这朱元璋竟然如此深思熟虑?”
  隋文帝哈哈一笑。
  “那是自然,不然人家怎么可能从布衣之身,逆袭成为华夏的千古四帝之一呢?”
  “秦皇汉武,还有朕那个小侄孙世民,都是天生贵胄。”
  “能像朱元璋这般的人,朕看啊,华夏五千年怕也就一个了。”
  杨勇沉默片刻,突然开口道:
  “儿臣总觉得,不止一个。”
  “朱元璋是在南宋灭亡,蒙元异族残酷统治,压榨华夏的情况下崛起的。”
  “或许,在历史上的大清王朝晚期,也会有这样的一个人崛起,像朱元璋一样拯救华夏,重建一个更强大的华夏王朝!”
  隋文帝心中一动,深深地看了杨勇一眼。
  “但愿如此吧。”
  金幕中,一幅大宋疆域图出现。
  随后,大宋的评分缓缓浮现。
  【大宋王朝,在位皇帝赵匡胤。】
  【开疆拓土十三分,商业发展二十分,军队实力十三分,教化异族十四分,发展科举二十分。】
  【总分:八十分。】
  看到这里,赵匡胤顿时哼了一声。
  “才八十分?朕不太喜欢这个分数。”

第390章 画风不对的大宋,让人震惊的大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