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4章 刘邦心情舒畅,推恩令的实施[1/2页]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张石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仅仅是刘邦,在场的其他汉朝大臣们同样也是心情非常畅快。
  萧何连连点头:
  “卫青实在是太出色了,他的确是一个堪比韩信的超级名将!”
  韩信,无论喜欢他的人还是不喜欢他的人,都必须要承认他就是秦末第一名将。
  而现在,曾经力荐韩信给刘邦作为主帅的萧何,心中已经把卫青放在了和韩信平等的位置。
  同时代还有许多战将,但他们可从来都没有能入萧何法眼的。
  曹参嘿嘿一笑,摸了摸脑袋。
  “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卫青这小子强,老夫无话可说。”
  很多人听了“萧规曹随”这个成语就以为曹参是个文官,但事实上曹参是刘邦麾下猛将之一!
  曹参为什么要追随萧何的规矩,也是这个原因。
  我老曹是个粗人,帮助功臣集团镇场子而已,真有本事的人是老萧,只要按照老萧当年的规矩来就差不了!
  至于周勃等人,那脸上就是一个字——服。
  卫青的仗,太有想象力了。
  三次对抗匈奴,有奇袭直捣匈奴老家,有正面对抗击败匈奴左贤王于单,还有背后包抄断绝后路导致白羊王和楼烦王不战自溃。
  别人都是一招鲜吃遍天,卫青打了三仗,每一次的套路都不一样!
  任何一个卫青的敌人,在面对这样过往战绩时,脑袋抓破都想不到卫青下一次会用什么样的战略。
  人家什么招都会,怎么防?
  这种才是最可怕的。
  刘邦感慨道:
  “卫青和韩信是真的像,都是用兵神鬼莫测的类型。”
  “娘的,希望卫青将来不要像韩信一样有反骨。”
  听到这里,群臣默契的闭上嘴巴。
  刘恒若有所思,环顾众人一眼。
  韩信当年为啥会被刘邦,哦不,官方说法是被吕雉指使樊哙弄死在了长安?
  就是因为韩信想要造反。
  当时代国丞相陈豨发动叛乱,刘邦御驾亲征,韩信托病没有随行。
  据说,在陈豨前往代国就任丞相的时候,韩信就已经暗中和陈豨约定将来里应外合共同起事。
  然后韩信就被弄死了。
  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刘恒其实也在长安。
  但他那时候只不过是普普通通一个四皇子,并没有触及到真正的朝廷核心,也并不知晓真相究竟是否如官方通报那般。
  刘恒也在这件事情后获得了好处,正是平定了陈豨、韩信叛乱之后,刘邦才将刘恒这个亲儿子封为代王,前去守卫代国。
  刘恒看着在场大汉君臣的表情,总觉得当年的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不过涉及到刘邦和吕雉,恐怕也只能等到刘恒将来接任皇帝之后才能去寻找答案了。
  大隋世界中,隋文帝看到这里,也是缓缓点头。
  “因为霍去病的缘故,卫青的才能一直以来都是被低估的。”
  “今日,金幕也算是给卫青正名了。”
  杨勇一脸的惊叹:
  “父皇,卫青竟然如此强悍,儿臣以前是真的没想到啊。”
  宰相高熲闻言笑道:
  “臣不夸张的说一句,汉武帝的千古大帝之名,至少有一半是卫青打出来的。”
  隋文帝点了点头,道:
  “是啊,越是了解卫青,就越能明白在当时那个时代,卫青能取得这样的战绩究竟是多么难得。”
  “不,堪称奇迹!”
  “李广、公孙敖等人其实也不是什么庸才,还不是被匈奴人打得屁滚尿流?”
  隋文帝难得的说了一句脏话,显然心中是颇为激动的。
  杨勇连连点头,看着面前金幕中卫青一如既往平静冲和的表情,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如果卫青能指挥一支机械化汽车装甲兵,那他又会强悍到什么地步?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一名宦官站在大殿中,高声宣读圣旨。
  “……卫青有大功于国,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苏建随征有功,为平陵侯!”
  “张次公随征有功,为岸头侯!”
  卫青带着两名部将跪地领旨谢恩。
  大殿中的西汉群臣,表情也都非常复杂。
  但和之前相比,嫉妒等负面情绪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羡慕和佩服。
  一次两次,还能说是运气好。
  可卫青已经接连三次,用不重样的战术击败了匈奴人。
  事实已经证明,卫青就是强,无可置疑的强!
  刘彻心情大好,拉着卫青的手,发自内心地开口道:
  “爱卿,朕有你,乃朕和大汉之幸!”
  卫青赶忙回答道:
  “臣不过一马奴,侥幸得陛下赏识而立功。”
  “臣生在大汉,能为陛下效力,才是真正的幸运!”
  刘彻哈哈大笑。
  “来人,传庆功宴,今日朕要好好和卫青喝几杯!”
  翌日,卫青入宫去觐见自己的姐姐,大汉皇后卫子夫。
  “臣卫青见过皇后,见过太子殿下。”
  随后,卫青又朝着

第664章 刘邦心情舒畅,推恩令的实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