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2章 朱元璋教导朱高炽,刘彻提出一个没道理的请求[1/2页]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张石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件事情的答案其实很简单。”
  “同化的前提,是杂居!”
  所谓的杂居,就是将这些胡人打散,以一户或者几户家庭散居在汉人村落,城镇之中。
  如此一来,这些胡人们势单力孤,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一定会逐渐被周围占据绝大多数的汉人所同化。
  就算有冥顽不灵的,来个几代人,怎么样也能潜移默化掉了。
  但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乃至后来三国之中的魏国以及西晋王朝,对胡人的安置方式都是聚居。
  胡人大量聚居,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变化,大部分人和华夏之间也不会有什么交流沟通,无非就是从草原换到内地居住而已。
  “这样的方式,就算过了几百一千人,胡人依旧还是胡人,不可能转变成汉人。”
  听着朱元璋的点评,朱高炽思考了一会,又道:
  “但胡人的上层应该是会接受华夏文化传播的吧?”
  “就不能自上而下吗?”
  朱元璋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古往今来的改革,自上而下的什么时候成功过?”
  “更何况,那些胡人为什么要自上而下的传播华夏文化呢?”
  按照胡人之前的方式,底层的胡人百姓永远都是胡人首领们的奴隶。
  胡人首领们如果教授给胡人老百姓华夏文化,让胡人老百姓变得聪明,那不是自掘坟墓?
  朱元璋笑呵呵地开口道:
  “就比如五胡之中最早建立了前赵的刘渊,他就是匈奴王族,而且饱读诗书,在整个西晋都是有名的大儒。”
  “但这又如何?刘渊在建立前赵之后就立刻全面恢复了匈奴的旧制度,哪里把华夏文明当回事?”
  朱高炽表情凝重地开口道:
  “孙臣敢问皇祖父,此局何解?”
  朱元璋笑道:
  “朕刚刚不是说过了吗?最省事的办法其实就是直接屠灭全族,就好像之前大明屠灭女真、高句丽那样。”
  朱高炽愣了一下,道:
  “女真人是大明死敌,高句丽是华夏公敌,将其屠灭也是理所当然。”
  “但天下异族如此之多,又怎么可能将除了华夏之外的所有种族都给屠灭呢?”
  朱元璋爽朗地笑了起来。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咱们华夏一代代王朝发展下来,也就有了新的方式,就是六个字。”
  “大杂居,小聚居。”
  所谓大杂居,就是让大量汉人以驻军、移民等方式进入到这些被华夏征服的胡人地区,形成胡汉大量杂居的格局。
  小聚居,就是允许胡人以几户人家,或者村落的方式居住,但规模必须要得到控制,要足够“小”。
  这样一来,就算是某几个小聚居区要叛乱,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而大杂居的格局,也能保证汉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拥有足够的数量来控制局面。
  至少能对当地的胡人形成一定程度的制衡,不会让局面迅速失控,给朝廷充足的时间来做出反应。
  此外,大杂居还有一个隐形的好处,就是相互杂居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胡汉通婚。
  通婚是文化相互影响融合的最佳方式。
  华夏文明作为更高级的文化,一定是能在这种文化融合过程中占据主导的。
  润物细无声之下,随着一代代人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今后也就不会再有什么胡汉之分,都是华夏子民了。
  朱高炽连连点头,对这种方式极为赞同。
  作为历史上得到仁宗称号的人,朱高炽的心性不问可知。
  金幕这么多盘点视频固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朱高炽,但他本性还是更倾向于用这种柔和的方式来达成目标。
  打打杀杀,真的不好!
  朱元璋笑道:
  “但这些嘛,其实都是权术的范围,也只不过是小道罢了。”
  朱高炽精神一振,开口询问道:
  “那皇祖父觉得,什么才是大道?”
  朱元璋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道:
  “大道,就是天下民心。”
  “只要你能让大明继续不断地发展,只要天下大部分的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更有盼头。”
  “那么任何针对你的叛乱,都是在和全天下的老百姓作对。”
  “再厉害的阴谋家,再强大的军队,也不可能对抗得了全天下的百姓臣民。”
  “民生,就是一个王朝真正的基石。李世民说过的君舟民水,便是这种道理的最好阐述。”
  “永远记住,高炽。皇帝的权力并非来源于臣子,而是来自千千万万个百姓的支持。”
  “你将来会坐在最高的皇位上,但永远都要和最底层的百姓站在一起,明白了吗?”
  朱高炽表情严肃认真,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朝着朱元璋行礼。
  “皇祖教诲得是,孙臣永远谨记在心。”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河西之战的胜利,给刘彻带来了巨大的荣耀和辉煌。】
  【此时的西汉王朝,无疑已经是建国以来的最鼎盛

第692章 朱元璋教导朱高炽,刘彻提出一个没道理的请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