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5章 十万大军出塞,刘彻的魄力让刘邦都自愧不如![2/2页]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张石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何况现在六十多岁?
  李广非常坚定地开口道:
  “臣一生和匈奴征战,若能马革裹尸而还,便是最大的荣耀。”
  “还请陛下看在臣毕生为大汉尽忠的份上,给臣一次机会!”
  看着一脸坚毅的李广,刘彻沉默良久,叹了一口气。
  “你儿子李敢去了霍去病军中,那你就去卫青军中当个将军吧。”
  李广大喜过望,对着刘彻连连磕头。
  “臣多谢陛下成全!”
  看到这里,秦始皇也是忍不住叹息一声。
  “这个李广,老而弥坚,让朕想起了一些故人。”
  蒙恬的祖父蒙骜,年近七十依旧出征赵国,死于赵国名将李牧之手。
  王离的祖父王翦,六十多岁依旧披挂出征楚国,最终一举灭楚,拔掉了大秦统一天下最后一颗钉子。
  还有最负盛名的武安君白起,在打赢长平之战当年也超过了六十岁。
  这些赫赫有名的老将,都是为大秦征战一生,燃烧了热血。
  秦始皇在李广的身上,看到了他们的影子。
  扶苏同样也是为之动容,道:
  “李广虽然时运不济,却也是大汉和华夏的热血儿郎,希望他能在这一战中完成毕生心愿。”
  蒙恬和王离看着头发花白的李广,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祖辈。
  蒙恬道:
  “李广一生为大汉尽忠,臣希望他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王离点头道:
  “是啊,若是李广奋斗一生能最终封侯,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大秦君臣,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李广随军出征。
  这一次,汉军兵分两路,各五万骑兵。
  匈奴虽然有单于、左贤王和右贤王三部,但右贤王所部之前已经被霍去病两次出征河西彻底打烂掉了,名存实亡,不足为虑。
  卫青这边,以赵食其为右将军,曹襄为后将军,李广为前将军,从汉朝东北的代郡出发,寻找左贤王所部进行决战。
  如果说卫青这边的排兵布阵属于中规中矩的话,另外一路的霍去病就明显是不走寻常路了。
  除了霍去病这个统帅之外,剩余的五万兵马里全部都是校尉,没有一个将军!
  不管你是这个侯那个侯,也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功臣后代,通通都只是校尉。
  将军一般会率领五千到一万人,校尉的统领兵马则只有一千到三千人,差距还是很大的。
  这种制度放在现代,就相当于霍去病作为军长,麾下没有什么师长或者旅长,他直接指挥一堆团长作战。
  刘彻对此也是非常疑惑,特地询问霍去病原因。
  霍去病就自信满满地回答了两句话。
  “臣打仗向来不合兵法,兵书上的编制也不合臣的意愿。”
  “陛下但只等着收获捷报便是,何须关注这些小事呢?”
  看着二十一岁的冠军侯,刘彻哈哈大笑,不再提起此事。
  但就在两路大军准备出征前,一个紧急情报送到了长安。
  “伊稚斜东进了?”
  原来,在漠北躲了几年后,伊稚斜终究是有点躲不下去了。
  漠南的局势越发糜烂,他这个单于也不可能一直放着漠南不管啊。
  去年冬天,伊稚斜就主动带着王庭主力南下。
  甚至为了显示大匈奴帝国单于的威严,他还派出上万兵马侵扰了一番汉朝北方的几个郡。
  刘彻这一次的目标主要也就是伊稚斜本人。
  按照刘彻的意思,能在漠南就歼灭伊稚斜的王庭主力自然是最好的。
  要是找不到,那就追到漠北去把伊稚斜干掉,也可以接受。
  为了确保最大化胜率,刘彻的安排是卫青去对左贤王,霍去病去对伊稚斜。
  但从现在的情报来看,伊稚斜东进去了左贤王的地盘,而左贤王则北上回到了漠北草原。
  那之前安排的卫、霍两人出击方向就完全不对了。
  刘彻很快紧急下令给卫青和霍去病。
  霍去病改从东北部的代郡出发,去迎战跑到东北的伊稚斜。
  卫青改从定襄郡出发,穿越大漠去漠北草原寻找左贤王主力决战。
  简而言之,就是两人对调一下出征的位置。
  好在两人都还没有抵达出发点,也就是改变了一下进军的方向,其他倒也无伤大雅。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两路大军从定襄郡、代郡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就在两路大军出发的同时,张骞也带着一支使团离开长安,朝着河西走廊而去。
  和妻儿拥抱告别,张骞信心满满地开口道:
  “等我归来,西域便是大汉的疆域了!”
  【公元前一一九年,也就是元狩四年。大汉皇帝刘彻在军事、外交两方面精锐齐出,在三个不同的方向上对已经摇摇欲坠的匈奴帝国展开了最猛烈的进攻!】
  汉初世界之中,刘邦震惊了。
  “朕没听错吧,二十万匹马,十万骑兵?”
  在场的汉初群臣也都是一脸震惊。
  要知道当年刘邦刚刚建立汉朝的时候,堂堂大汉皇帝连六匹毛色相同,用来拉御驾马车的马儿都找不到。

第695章 十万大军出塞,刘彻的魄力让刘邦都自愧不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