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12章 大汉恩仇录,霍去病说,我死了,我自己都不知道?[1/2页]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张石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着面前群情激奋的儒生,刘恒也愣住了。
  好家伙,这些儒生就这么喜欢公报私仇的吗?
  想想也对,儒家可从来都不是什么遵纪守法,循规蹈矩的群体。
  不然,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国君愿意给弟子满天下的儒家一个机会呢?
  就是因为儒家思想本身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
  儒家人,想给君主立规矩!
  这怎么行?
  从来只有君主给臣子立规矩的,哪里有臣子给君主立规矩的道理?
  这是君主的核心利益,不可能退让的地方。
  眼下,这些大汉儒生们明显又找到机会,想要趁机给皇帝立规矩了。
  刘邦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给朕闭嘴!”
  儒生们顿时安静如鸡。
  换别的皇帝,说不定就迫于压力,多多少少有点退让。
  可刘邦不一样啊。
  这位大汉的开国皇帝,说杀人那可就是真的会杀人的。
  刘邦心烦意乱,忍不住恶狠狠地吐槽了一句。
  “这都是什么破事!”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刘彻酣畅淋漓地将卫青和霍去病骂了一通,随后吐出一口气,道:
  “行了,朕知道了。”
  “都给朕滚出去吧。”
  宫殿门口,卫青看了霍去病一眼,忍不住叹息道:
  “去病,你这又是何必?”
  霍去病微微一笑,淡然道:
  “李敢居然想要谋害舅舅,他罪有应得。”
  “舅舅大度,我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
  卫青又叹息了一声,道:
  “陛下看来不会太过于责罚你,但你要切记,从今往后绝对不能再意气用事了。”
  “明白吗?”
  面对着卫青的严厉警告,霍去病并未反驳,而是非常乖巧地点了点头。
  随后,霍去病拍了拍霍光的肩膀,笑道:
  “回去好好当你的侍中,这件事情和你没关系。”
  霍光愣愣地点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刘彻最终选择了息事宁人,对外宣布李敢是在狩猎的过程中被鹿偶然撞死,给了李敢很高的身后哀荣。】
  【至于霍去病本人,则并未受到什么责罚。】
  镜头一转,已经是李府灵堂。
  在灵堂里,诸多李家人哭成一片。
  这一支李家,说起来是真的很有悲情色彩。
  早在大秦时期,李广的曾祖父李信就已经是秦始皇最为器重的年轻一代大将了。
  秦始皇给李信二十万大军去灭亡楚国,李信却玩砸了,被楚国老将项燕打得落花流水。
  好不容易李家又出了个李广,明明功勋卓着,却一辈子不得封侯,还因为迷路失期这种让人非常无语的原因自杀。
  李广虽死,好歹李敢也是关内侯了,却不曾想还没到一年,李敢也死了。
  短短一年内接连失去两任家主,这对李家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
  一对父子走进了灵堂之中,表情郑重地拜祭李敢的灵位。
  父子中的儿子年纪大约在十来岁左右,他左顾右盼了一下,走到灵堂最前方那一排,对着中央位置披麻戴孝的同龄少年道:
  “少卿兄,节哀顺变。”
  金幕中,分别打出了这两人的名字。
  【司马迁,字子长。】
  【李陵,字少卿。】
  少年李陵抹了抹眼角,露出了咬牙切齿的表情,低声对着好友司马迁道:
  “迟早有一天,我定会为三叔复仇!”
  李广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和三子李敢。
  李陵,是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也是李家长孙。
  少年司马迁闻言,不由叹息。
  “李兄,你得先隐忍。那人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你必须要成长起来,耐心等候机会。”
  李陵冷冷道:
  “我心中有数。”
  当日那么多人亲眼看见了霍去病一箭射死李敢,当然不可能被刘彻一纸诏书就给压制真相。
  事实上,霍去病本人也没想过要压制真相,他甚至派人主动暗中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散播出来。
  霍去病一来是要告诉天下人,我舅舅卫青没有对不起李广。
  二来是告诉李家,这件事情我舅舅不知情,想报仇就冲着我霍去病来!
  司马迁作为李陵好友,那肯定是站在李陵这边的。
  但司马迁也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虽气愤于好友祖父、三叔接连被害,却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李陵擦了擦眼泪,低声道:
  “陛下今天派人前来宣读旨意,让我服丧完毕后入宫担任侍中。”
  这显然是刘彻对李家的安抚。
  十几岁的李陵就能出任侍中,将来李家的荣华富贵肯定是有保证的。
  司马迁先是露出惊喜的表情,但随后又有些担心。
  “少卿兄,那人的弟弟也在陛下身边担任侍中,你可别冲动之下做出什么不明智的事情啊。”
  李陵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我自然知晓。”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

第712章 大汉恩仇录,霍去病说,我死了,我自己都不知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