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57章 郑成功过度乐观,被历朝皇帝质疑没有军事常识![2/2页]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张石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老夫认为,郑森此战多半要败。尔等都做好准备,截杀郑森逃亡的船队便是!”
  众人闻言不由愕然。
  明明形势大好,竟然却说要失败?
  【就在郑成功对南京围而不攻时,局势悄然发生了变化。】
  苏州水师总兵梁化凤在六月二十八日率领四千兵马出发,会合蒋国柱召集的巡抚标下兵马三千人,共计七千兵马,于七月十四号抵达丹阳。
  这天晚上,丹阳城内的梁化凤竟然连续接到了两江总督郎廷佐、江宁巡抚蒋国柱连续四封调兵救援南京的羽书!
  知道情况紧急,梁化凤第二天三更时分就命令全军集合,朝着南京星夜前进。
  赶了两个时辰的路后,梁化凤所部进入了句容县。
  此时句容已经投降了郑成功,对清军来说属于敌境。
  梁化凤注意到前方丘陵密布,草木繁茂,是一个绝佳的埋伏地点,心中顿时一紧。
  “郑森那贼子不会在前面设伏吧?”
  他有心想要止步列阵,派人缓慢侦查。
  但又顾虑到南京的紧急情况。
  一咬牙,梁化凤沉声道:
  “严密戒备,搜索前进,随时准备接战!”
  梁化凤带着麾下兵马,步步为营,缓缓前进,很快深入了这片极佳的埋伏场地。
  总共五里地,但梁化凤整整用了一个时辰才走完!
  在这个过程中,梁化凤的心眼提到了嗓子里。
  若是郑成功的伏兵突然杀出,即便是梁化凤再怎么防备也好,在地形的绝对劣势下也没得打!
  紧张之下,梁化凤甚至有些风声鹤唳。
  路边的草木摇晃一下,他都极为紧张,唯恐是郑军伏兵冲杀出来了。
  好在这一切担忧的情况都没有发生。
  最终,梁化凤有惊无险,通过了这一处埋伏地区。
  再抬头看向前方,已经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区,再也不需要担心被突袭了。
  梁化凤松了一口气,放声大笑。
  “郑森十余万大军,若是在此地安排一万人伏兵,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看来天命在大清,不在郑森!”
  当天傍晚,梁化凤抵达南京城外。
  在经过斥候汇报后,他趁着夜色,率领八千兵马从郑军放出来的缺口正阳门中进入南京城内。
  城内的蒋国柱、管效忠等人得知梁化凤到来,无不大喜过望。
  “梁将军,你这八千兵马,堪比十万大军!”
  众人倒也没有夸张。
  梁化凤的到来,让南京城内的清军守军直接翻了一番,已经接近两万人的规模。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又有多支清军陆续抵达城外,并按照之前和梁化凤一样的路线入城。】
  分别有:金山营参将张国俊部、两江水师右营守备王大成部、驻防杭州协领牙他里部、驻防杭州镶黄旗固山大雅大里部、浙江巡抚标下游击将军刘承荫部等等。
  【七月十四日,南京城内的清军只有八千人。】
  【而七天后的七月二十一日,南京城内的清军已经超过了三万之众,是七天前的四倍之多。】
  【其中还包括了五千满、汉八旗,以及浙江、江苏两省最精锐的绿营兵,战斗力的提升更不止于此。】
  七月二十二日晚。
  潘庚钟忧心忡忡地来到了郑成功的面前。
  “国姓爷,我觉得咱们这个布置不对啊。”
  郑成功眉头一扬,道:
  “哪里不对?”
  潘庚钟道:
  “南京咱们是包围了,但周围的州县却并没有派兵据守。”
  “卑职认为,如句容、丹阳等地乃是南畿咽喉,应分兵驻守防止苏、松方面援兵前来。”
  “另应派出两三万兵马,收取南京附近五十里内所有州县,以作为屏障。”
  “如此,南京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方是攻城的上策!”
  郑成功不以为然,摆手道:
  “你这就是纯粹的过度担心了,老潘。”
  “南京城不日便可开门投降,只要南京一降,整个江南便传檄而定。”
  “本王哪里需要费这么多事!”
  【郑成功的自信,来自于他和苏松提督马逢知的暗通款曲。】
  【马逢知麾下尚有一万兵马,若南京投降之后,马逢知领麾下兵马投降郑成功,江南地区的所有清军的确也就没有任何抵抗能力了。】
  【但事实却是,南京城内清军毫无任何投降之念,马逢知也依旧还在摇摆不定,战局根本就没有郑成功想象的那么乐观。】
  潘庚钟见劝说不动郑成功,只能无奈离开。
  郑成功目送潘庚钟背影消失,哼了一声。
  “成天异想天开!”
  翌日清晨。
  郑成功还在睡梦之中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声炮响。
  紧接着,是更多密集的炮响声。
  “咦?”
  被炮声惊醒的郑成功一下子坐了起来。
  他心中疑惑,随后是愤怒。
  “搞什么东西,是谁竟然没有本王的命令,擅自发炮?”
  片刻后,一名传令兵飞速而来,禀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第1157章 郑成功过度乐观,被历朝皇帝质疑没有军事常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