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39章 太平天国内部博弈,咸丰新年好消息,忽必烈犀利评判[2/2页]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张石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么就是直接参军。
  商业在这座偌大的城池中完全消失,看不到任何踪影。
  这是一座封闭的、毫无活力的、犹如一潭死水的城市。
  石达开又叹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扬州城。
  在韦俊所部返回后,杨秀清、韦昌辉又加派了一万多兵马,总计三万兵力援救扬州。
  城外江北大营中,琦善得知消息后吓了一大跳。
  “快快,命令各部收拢防线,向本钦差靠拢!”
  听到这里,许多清军将官都很不理解。
  “大人,若是收拢防线,岂不是主动撤围?”
  “那咱们过去这一年时间对扬州的围困努力就宣告失败了呀。”
  “咱们兵力充足,完全可以一边阻击长毛贼援兵,一边进攻扬州城的。”
  “住口!”琦善勃然大怒,当场拍桌。
  “你们是钦差,还是我是钦差?”
  “让你们怎么办你们就怎么办,别废话!”
  画面中,清军纷纷撤退,主动放弃了扬州城南边的诸多营地。
  太平军的援兵也由此顺利接管此地,取得了和扬州的联系。
  当然,琦善为了有所交代,还是派出小股兵马和太平军的援兵打了几仗。
  然后在附近找了几个村子,杀了几百颗脑袋,喜滋滋地载入功劳簿,写奏折给京师方面表功去了。
  咸丰四年的新年如期而至。
  紫禁城内,各种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年轻的咸丰皇帝坐在轿子上晃晃悠悠地前行,看着面前热热闹闹的一切,脸上没有任何笑容。
  过去的一年,对咸丰来说是不堪回首的一年。
  他失去了自己这辈子最信赖、倚重的恩师杜受田。
  他的养母博尔济吉特氏也撒手人寰。
  他治下的帝国遭遇了巨大挑战,太平天国成为了心腹大患。
  忠心耿耿的名将江忠源死在了庐州,江宁府被太平天国据为己有。
  更要命的是,叛乱的太平天国北伐军就在天津城外,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于此同时,其他省份的各种起义,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深对大清的商业倾销和利益掠夺,再加上黄河决口问题的再度发作……
  “希望明年能有点好兆头吧。”
  轿子正好停下,咸丰皇帝无声地叹息一下,走向了御书房。
  御书房中,几名军机大臣都已经就位。
  但前不久刚刚上任的恭亲王奕欣并不在其中。
  让奕欣当军机大臣,本就是咸丰碍于养母博尔济吉特氏的情面,勉强答应的。
  咸丰到死也不愿意给博尔济吉特氏一个皇后的名分,对博尔济吉特氏的儿子、曾经和自己争夺过皇位的奕欣又怎么可能无条件信任?
  博尔济吉特氏的葬礼刚结束不久,咸丰就随意找了一个“操持葬礼不够庄重”的理由,把奕欣的所有官职剥夺,让奕欣继续在恭亲王府当一个富贵闲王去了。
  想想都很扯淡,奕欣作为儿子,对自己亲娘的葬礼怎么可能会操持得不够庄重?
  只能说咸丰是连装都懒得装一下了。
  总之,奕欣不再出现于军机处这件事情让咸丰皇帝的心情好了那么一点。
  他坐了下来,示意开始今天的公务。
  军机大臣祁寯藻面带喜色,对着咸丰皇帝连连拱手,开口道: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咸丰愣了一下。
  “喜从何来啊?”
  祁寯藻满面笑容地开口道:
  “刚刚得到的消息,静海的林凤祥部贼寇已经被胜保、僧格林沁等将军击败,狼狈南下逃窜了!”
  “胜保、僧格林沁将军正在继续追击,想来全歼林凤祥部之捷报很快就会传来。”
  咸丰愣了一下,随后喜上眉梢。
  “好,这就好,太好了!”
  【对咸丰皇帝而言,咸丰四年刚开始就收到了太平天国北伐军败退的消息,无疑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那么,在静海战场上又发生了什么呢?】
  镜头随之一转,来到了静海,播放起了过去三个月的战事。
  静海战场上的情况,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一句话总结就是——北伐军缺乏粮草后勤补给,又迟迟等不到援兵,撑不下去了。
  北伐军在静海驻扎的时候,已经是深秋时节。
  没过几天,冬天就到来了。
  北伐军的骨干是广西、湖南老兵,一路上收拢的兵马大多都是安徽、河南等地人。
  天津这边的冬天,对这些南方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严寒。
  偏偏北伐军还缺乏后勤补给。
  连粮食都没办法敞开供应,更别提过冬的御寒衣物,取暖木柴,过冬房屋了。
  由于沧州的屠戮,直隶当地的士绅们都对北伐军采取了敌视政策,拒绝援助并反过来剿杀北伐军派出去搜集物资的队伍,让北伐军的境遇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伐军出现了大批的冻死冻伤现象。
  尤其是来自广西的老兵们,冻死冻伤的几率更是全军之冠。
  整个冬天,北伐军冻死的人数就超过了一万人,因为冻伤而残疾、截肢的更比比皆是。

第1339章 太平天国内部博弈,咸丰新年好消息,忽必烈犀利评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