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98章 翁同书的自信,大孝子曾国藩蜕变[2/2页]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张石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世为什么会有人屡次三番称赞曾国藩是超级大孝子……
  别问,反正问就是孝顺。
  能为大清做到这种地步,那能不孝顺吗?
  曾国藩接完旨意之后,立刻回到书房之中开始写信。
  他第一封信是写给湖南巡抚骆秉章的,感谢骆秉章几次保举自己复起。
  第二封信是写给左宗棠的。
  “……左兄胸襟之开阔,曾某自愧不如。”
  “如今得复起,将来若有机会,当略尽绵薄之力,报于兄台。”
  第三封信则是写给胡林翼的。
  “……巡抚大人屡次保举之恩,曾某铭记在心。”
  “今曾某将入浙剿石达开部贼匪,恳请巡抚大人开恩,调拨曾某九弟曾国荃之吉字营入我麾下作战。”
  ……
  第二天,大孝子曾国藩留下原本就在老家看守祖业的二弟继续在家服丧,带着另外一个大孝子六弟曾国华迫不及待地离开了杨家坪老家。
  至于更加孝顺的大孝子九弟曾国荃,早几个月就已经跟随李续宾攻克九江并屠城,如今正在江西境内休整。
  长沙,巡抚衙门。
  左宗棠放下曾国藩写给骆秉章的信,又拿起曾国藩写给自己的信。
  看着看着,左宗棠的表情逐渐变得古怪,随后明显愤怒起来。
  “这个曾国藩,究竟在搞什么东西!”
  “以前是个只知道蛮干的二愣子,但起码还算是有一腔赤诚。”
  “如今倒好,变成了一个圆滑世故的马屁精。”
  “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有这种转变呢?”
  左宗棠当即提笔写信,就要怒斥一番曾国藩。
  不曾想这信还没写完,就有人送来拜帖。
  拜帖的名字赫然就是——曾国藩。
  镜头一转,左宗棠和曾国藩坐在长沙曾家府邸喝酒。
  左宗棠虽然性情刚直,但考虑到曾国藩毕竟刚死了爹,当面骂人好像也不太合适。
  于是这顿酒双方只是畅谈过去交往之中的开心事情,以及对太平天国的诸多胜利,倒也颇为尽兴。
  酒酣耳热之际,曾国藩突然站了起来。
  左宗棠见状心中一跳。
  这曾国藩怕不是要送礼吧?
  送礼你也得偷偷送啊,哪里有在酒席上当面送的。
  咱们大清官员都是要脸的好吧。
  曾国藩清了清嗓子,毕恭毕敬地开口道:
  “过去曾某对左先生多有得罪,这段时间在老家静思过往,方知左先生字字珠玑,皆是肺腑真言。”
  “曾某今日厚颜,还请左先生为我书对联一副。曾某当随身携带,挂辕室之中每日自省。”
  “啊?”左宗棠闻言,当场就愣住了。
  这种书写对联悬挂自省的事情,一般是发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
  曾国藩再怎么说,也是正儿八经的道光进士,当朝二品在籍侍郎。
  左宗棠比曾国藩还要小一点,而且仅仅是个举人,巡抚衙门的幕僚而已。
  曾国藩竟然要向左宗棠求对联,这身段简直放得不要太低,都把自己当成学生和晚辈了。
  左宗棠刚直是刚直,又不是不通人情,当即连连摆手。
  “曾大人不要开玩笑了,左某何德何能?”
  曾国藩恳切地抓住左宗棠的手,正色道:
  “左先生当得!”
  “若是左先生不写,那就是看不起曾某,不愿意交曾某这个朋友了!”
  ……
  曾国藩亲自研墨端笔,看着左宗棠大笔一挥。
  上联:“集众思,广忠益。”
  下联:“宽小过,总大纲。”
  随后,左宗棠拿出自己的随身印章,在对联角落盖上。
  曾国藩露出笑容,朝着左宗棠拱手。
  “多谢左先生!”
  半个时辰后,左宗棠坐着轿子,忽忽悠悠地出了曾府。
  看着长沙街道两旁的热闹景象,左宗棠摸着胡须,自言自语道:
  “这曾国藩,是比以前会说话了。”
  “嗯……倒也不差。”

第1498章 翁同书的自信,大孝子曾国藩蜕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