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三章 收获总结[2/2页]

我在古代建工业 科创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千两银子。
      与此同时,开办了水力织布厂。
      二钱五分银子的银价在黑岛海寇眼里是成本价,事实上每一匹棉布还要赚一钱银子。
      一台水力织布机一个月赚一百二十两银子,十台就是一千二百两银子。
      一年下来,十台水力织布机赚的银子达到了惊人的一万四千多两银子。
      王由桢把这段时间的收获总结到这里,已经提前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水利纺纱厂和水力织布厂一年赚的银利给惊到了。
      达到了惊人的两万多两银子。
      要知道就在半年以前,王家就算是拿出二两银子都十分的困难。
      现在却能轻轻松松的赚到两万多两银子,工业机械赚银子的速度当真是宝源局。王由桢仔细想想,却也十分的合理。
      毕竟水力纺纱厂和水力织布厂里面的工业机械看起来不多,事实上已经相当于官僚乡绅作坊里的几百台纺纱机和织布机了。
      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王由桢就能敞开了买各种琉璃制品,进行工业方面的各种研究了。
      第五,教育方面。
      教育方面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军事教育,一个是工业教育。
      军事方面不用多说,再次招收了十名乡勇进行步兵操练的教育,系统地培养近代化的火器军官。
      工业教育方面,半年前只有大弟子焦勖一个人,学习的方向主要是军事体系。
      通过大笔地往外撒银子,有那些马帮和海商进行联络,总算是有了一个很大的成果。
      再次招收了一名大明末年井喷的科技人才,为教育方面添砖加瓦,增加了一名顶尖的科技人才。
      至于薄珏未来研究的方向是什么,这个还得等薄珏系统化地学习了数理化以后,才能真正的看出来。
      王由桢比较希望薄珏能够在纺织体系有建树,毕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甚至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最赚钱的行当就是纺织业。
      英格兰这个最早完成工业化的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过程中,最大的经济支柱就是纺织业。
      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只是早期的两种工业机械,纺织体系还包括了多达十几种蒸汽机械,这些都需要一个顶尖的科技人才带着大量的数理化学员进行研究。
      工业化经济支柱的重担,王由桢比较倾向于放在二弟子薄珏身上。
      第六,势力的扩张。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终于把势力从十几个人,扩张到了三个村子。
      盐池村,海盐村,盐仓村这三个盐丁村子在鱼儿镇的北方海边一带,串联成一条线,能够严密地掌控水利工厂北面的风吹草动。
      爷爷已经重操旧业了,和几名老兄弟一起挑选了一些比较机灵的青壮盐丁,把夜不收的各种手段教给他们。
      让这些青壮盐丁没事就在三个村子的北面盐田转悠,一旦事有任何的风吹草动,立即把消息传回盐池村。
      总结到这里,王由桢这几个月以来的收获基本上就总结完了。
      放下手里的毛笔,看着八仙桌上自己写满的十来张桑皮纸。
      吹了吹没有干的墨汁,看着窗外散发着清香的绿竹。
      王由桢忍不住笑出了声。
      又是一次大丰收。

第七十三章 收获总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