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激光时代的初绽锋芒
激光,这一
20
世纪的重大发明,自
1960
年第一束激光诞生以来,便开启了科技变革的新篇章。它的出现,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迅速在众多领域崭露头角,从工业制造到医疗美容,从通信技术到科研探索,激光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在激光技术蓬勃发展的浪潮中,1994
年,莱赛激光在江苏常州应运而生。彼时,中国的激光测量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的产品大多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技术受限。莱赛激光的创始人陆建红,一位毕业于东南大学激光专业的技术人才,凭借着对激光技术的热爱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毅然投身于激光测量仪器的研发与生产,决心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为中国的激光测量行业开辟一片新天地。
创业初期,莱赛激光面临着诸多挑战。技术研发的难题、资金的短缺、市场的不信任,每一个问题都如同巨大的山峰,横亘在前行的道路上。但陆建红和他的团队并没有退缩,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不断地尝试和改进。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终于成功研发出了第一款激光标线仪,这款产品以其精准的测量精度和稳定的性能,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为莱赛激光赢得了第一桶金,也为公司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技术深耕与市场拓展
在成功推出首款激光标线仪后,莱赛激光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开启了一段技术深耕与市场拓展的辉煌征程。
技术突破,专利见证成长
技术研发是莱赛激光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多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汇聚了一批来自光学、精密机械、电子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他们深入研究激光测量与智能定位技术,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莱赛激光自主研发的新型正反向安平智能传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这项技术如同为激光测量仪器赋予了
“智慧的眼睛”,使其能够更加精准地感知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搭载该技术的激光标线仪,施工人员可以轻松地确定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高标准。
创新研发的三个激光轴线同步正交的自动控制方法,实现了最小激光垂直面离墙距离仅为
4mm,这一成果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该方法解决了传统激光测量仪器在近距离测量时的盲区问题,为室内装修、狭小空间施工等场景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测量解决方案。
独创的激光基准面绕机身外交点旋转技术、垂线窗框可旋转结构,实现了激光标线仪的多功能场景应用与无盲区测量。这些创新技术使得莱赛激光的产品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管道矿道施工中,激光标线仪可以通过旋转结构,快速调整激光的发射角度,为管道铺设提供准确的导向。
截至
2023
年
6
月末,莱赛激光已拥有
80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45
项、外观设计专利
25
项
。这些专利不仅是公司技术实力的象征,更是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每一项专利的背后,都蕴含着莱赛激光研发团队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创新智慧。
标准制定,行业话语权在握
随着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莱赛激光在行业内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公司实际控制人陆建红、张敏俐和公司员工金中义主要负责起草了国内激光扫平仪(JB/T
2013)和激光标线仪(JB/T
2013)两项行业标准。这一举措标志着莱赛激光从行业的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拥有了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对于莱赛激光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通过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创新成果融入标准中,能够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莱赛激光以其专业的技术和严谨的态度,为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场布局,国内外开花结果
在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双重推动下,莱赛激光积极拓展市场,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全面开花。
在国内市场,莱赛激光凭借其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迅速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将产品覆盖到国内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大部分市级地区。与众多建筑企业、装修公司、工程承包商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各类建筑工程项目提供了可靠的激光测量解决方案。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如港珠澳大桥建设、机场、城市轻轨地铁建设等,都能看到莱赛激光产品的身影。这些项目对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莱赛激光的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成功助力项目的顺利
第275章 莱赛激光871263的前世今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