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赵大科长由于“之前话说太满,而感到不好意思”;主要是“邢家峪”这三个字让他想起了昨晚王总厂的那顿臭骂......
嗯!
老王到底还是个人物啊!
自己多久没有体会到那种“强烈的羞愧感”了?
......
“成了,都别愣着了!”
三个“游击队头子”一言不发!
李老师却没太多时间跟他们“磨叽”:“知道邢家峪那伙藏哪了吗?知道啊,知道就赶紧带我过去......”
“不是,你们都愣着干嘛?”
自己的话都说完了!
“游击队头子”们却还是伫立不动!
李老师瞬间就想到了一个“最可怕的结局”:
“咋地?邢家峪的人都死光啦?唉呀,我的王哥呀,我的高哥呀,你们死的好......啊,老赵,你拉我干嘛?”
......
尼玛!
李老师的“兄弟情谊”说来就来!
即便赵大科长向来“机敏善变”,这一次也被打了个“猝不及防”:
“唉,李校长,你这是干嘛?咋还说哭就哭上了?唉,李校长,你先别急着哭,这人都还没死呢......”
“啊?”
听到这个“极好的消息”!
李老师的眼泪也瞬间“收放自如”:“没死?没死你不早说?这不浪费感情吗......还不赶紧带我过去?”
“呃......”
三个游击队头子又沉默了!
......
好吧!
李老师算看出来了:
这三个家伙估计是想“从自己这里捞取什么好处”,却又由于“吃不准自己的脾气”想让别人先开口!
本来!
李老师是不想让这些家伙得逞的!
但,一想到“邢家峪的地主老财”正急等着自己的“雪中送炭”,以及这些“雪中送去的炭”又会产生的多么丰厚的回报......
李老师也就没心情跟这些“闲杂人等”计较下去:“说吧,到底有什么事想让我办的?唉?我可告诉你们,别狮子大开口啊!”
......
三个“游击队头子”请求的事很简单:
嗯,说到底还是“军事援助”的事儿!
张参谋长跑了一趟三道梁子,花了大半夜也只带回二十箱手榴弹......一箱二十的话,还不够参战的四个大队两人一颗的呢!
虽说,李老师已经承诺此战会援助游击队“两千颗免费手榴弹”;
但是,在三个“游击队头子看来”,先不说“李副校长的承诺”靠不靠谱,仅仅是“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这一条......
就值得大家拉下老脸“争取一切可能的援助”!
比如,眼前这“两百五十条壮汉”:让他们冲锋陷阵自然远不够格,但让他们在后方运运军需修修工事什么的......
嗯,还是不会“埋没人才”的!
......
说实话!
如果这帮怂货只是要“几颗手榴弹”的话!
即便李老师心中再如何“不快”,却也大概率不会“为这等小事浪费时间”,多半也就会“捏着鼻子答应下来”了!
然而!
让李老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群“干啥啥不行的游击队头子”竟把主意打到自己的山民老乡头上来了......
没错!
一直以来!
李老师确实在给手下寻找“历练的机会”!
但那是“历练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情况......
毕竟,如果“历练主导权”不能够掌握在自己手中,“历练的成果”就很有可能会“被别有用心之徒摘了桃子”!
而眼前的局面.....
就是李老师“最不希望遇到的情况”!
因此!
没等赵大科长把话说完!
李老师就已将头驴摇得跟波浪鼓一般:
“我说老赵,你们这可就过份了啊,这些老乡都是学校花钱雇来的,你们再缺人也不能把主意打到学校头上啊!”
不得不说!
为了保住山民老乡的“使用权”!
李老师确实“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聪明才智”:
嗯,他刻意“淡化了”自己在这件事上发挥的影响,以免这些“游击队头子”找到任何“道德绑架自己”的借口!
......
然而!
李老师终究是还一个凡人!
虽然,李老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堵死了“游击队头子”们所有的进攻方向;
但是,他却无法改变“保垒最容易从内部攻克”这一历史的客观规律:面对送上门的“与鬼子交手的绝佳机会”......
山民老乡们纷纷“毫不犹豫的从背后捅了他一刀”!
“李校长,咱们还真得跟游击队走上一趟!你别忘了,老石他们还吊在后面呢,他们带着重炮肯定不走小路,咱们总得得过去接应一下......”
“李校长,你只说让俺们把你护送到这里,可没讲俺们不能再干点儿别的,大不了,你办完正事儿,俺们再把你护送回去......”
第824章 过渡章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