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9章 晋文公兴兵伐曹[1/2页]

春秋晋国风云 千里草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军向曹国进发,遇到了一个问题:必须先通过卫国!
  那,先打卫国?
  这当然不行,因为讨伐卫国的理由远远没有讨伐曹国来得充分。
  如果晋国先讨伐卫国,那极有可能曹国也会紧张,从而促成两国联盟来对抗晋军。
  攻打曹国的理由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那个变态的曹国国君曹共公居然偷窥人家洗澡,如此严重违礼的事当然得付出代价。
  卫国毕竟只是因为自己国内困难,无法承担厚待当时还是流浪汉的重耳一行人的支出,以此为理由出兵伐卫还是单薄了点。
  那便把理由找得更足一点再说吧,这次还是借个道先。
  晋文公派人出使卫国,提出借道的要求。
  借道,是春秋时期一项很重要的外交请求。一国使者或军队若要经过另一国,必须先提出借道申请,获批准后方可通过。
  晋国讨伐曹国,要从卫国穿过,就必须向卫国借道。
  卫国的国君当时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拒绝重耳入城的卫文公,现在是卫成公了。
  卫成公知道父亲在位时卫国没有善待礼遇晋文公,而且晋国历史上曾经搞过什么假道伐虢,现在又想搞假道伐曹?
  算了吧,你晋国佬那几根肚肠大家都知道。反正咱卫国有强大的楚国撑着,怕你个鸟?
  卫成公冷冷地对晋文公的使者道:不借!
  卫成公没想到的是,正因为不借,卫国终于摊上了大事。
  因为晋国根本就不是非得要借你卫国的道,而是要找一个扁你的理由。
  毕竟,晋文公可不能腆着脸对卫国说“想当年你们不让寡人进城,现在寡人要来打你们了”。
  现在出兵卫国的理由是很充分的人:你卫国既然不念同姓诸侯是兄弟的情面,连个道都不借,那咱晋国便要打你。
  向卫国提出借道本就是一个坑,一个丰富伐卫理由的坑。
  但晋文公的第一步还是先拿下曹国,于是,晋军绕过卫国,浩浩荡荡向曹国进发。
  曹国的国君还是那个好奇心满满的曹共公,当年骗重耳洗澡,自己带着老婆妻妾们偷看重耳肋骨。
  此刻,看着晋国大兵团团围住了都城陶丘,终于有点反应过来:好奇会真的害死猫的。
  但曹共公是历史上最滑稽的国君之一,他认为想当年寡人骗得你重耳团团转,看来,你重耳还是挺好骗的么。
  干脆,再来骗一次?
  是的,他知道此战凶险,曹国虽然有楚国罩着,但毕竟楚军现在不在曹国而在宋国。
  只要自己坚守,并立即向楚国求援,凭陶丘墙坚城高,到时楚军一到,那就搞死你个晋国佬!
  于是,他一边派人入楚国求援,一边写了一封降书,派人对晋文公道:
  “晋侯在上,当年之事是寡人错了,现在向晋侯表示真诚的道歉。
  还请晋侯给寡国一个机会,放寡国一马。寡国已经作好了向贵国投降的一切准备工作,晋侯您挑个时间来将手续办了如何?”
  晋文公当然很高兴,想不到自己刚引军到曹国,曹国便投降。
  那就接受投降吧,然后去收拾卫国。
  正准备亲自带人进城受降,先轸提出了异议:“主公不可,曹国再不济,也不致于望风而降,其中必定有诈。”
  有道理,战场之上没有小事,小心驶得万年船。
  于是,谨慎起见,晋文公决定派出勃鞮率数百晋军进城受降。
  勃鞮信心满满,率自己的亲卫进了陶丘城。
  勃鞮

第109章 晋文公兴兵伐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