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
“太原方面昨天激战一天,据二战区汇报,双方进行了极为激烈的炮战,目前为止张云峰的第十三路集团军仍在顽强抵抗。”
砰!
凯申校长猛的拍了一下桌子,也顾不上手疼,呵斥道:“我不明白,仅凭张云峰三四万人,而且还缺少弹药,还能和日军数万人打的不分上下,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打。”
“每天给我拿的一些战报,不是这里丢了,就是那里丢了,什么时候我能从你们那里听到一场大胜的消息,难道除了亡国,就没有其他路可走了吗?”
众人噤若寒蝉,不一定是怕了凯申校长,下面坐的有些人可以不鸟凯申校长。
只是现在战事紧张,但凡是不想做亡国奴的人,心里都压着一座大山。
现在中国战场上面临的压力,比之原历史上还要大许多,各处的防守都捉襟见肘,原先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似乎已经难以维系。
一阵寂静之后,刚从前线飞回来的李将军叹了口气说道:“委员长,鬼子进攻南京以及太原之敌兵力太重,我军目前准备不足,实不可挡,如今还需放下个人成见,保存实力,存留一切可靠之力量。”
凯申校长听着这话,总觉得不是个滋味,于是没好气道:“德邻,你不妨把话说的更明白一些!”
李将军起身扫视一遍众人说道:“国力的劣势非一日可扭转,我军现在还是需要执行之前的战略,以空间换时间,保存有力部队,同时也要寻机,集合优势兵力,和日军打一场正面战役,以挫敌锐气,唯有如此,方可将这场战争拖延下去。”
这番话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过,只是形势急转直下,导致现在不太能执行下去了,李将军重提此番言论,还是内心觉得应该执行这一战略。
在原历史上,日本并没有那么早就开始孤注一掷舍弃一切,所以给了中国机会,在武汉打了一场大规模会战。
也正是这一场会战,让战术方面取得胜利,成功占领武汉的鬼子,反而陷入了某种无力态势,无法再发动大规模会战,自此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只是现在,众人似乎有些找不到这一场大规模会战的胜利,应该从哪取得了。
“德邻兄,你这寻机,是寻的哪一个机会,保存有力部队,又是哪一个部队有力?”对面一个身材微微圆润的上将淡淡说道。
“弃太原,保第十三路集团军南撤,或命令其向西部山区撤离,保存有生力量,整编休整,以备大战。”
李将军的想法表达的很清楚,就是想先保住第十三路集团军这样一支,在同等兵力,甚至是劣势兵力下,还能和鬼子正面作战而不落下风的部队。
有这样一支部队在,很多大战都可以有一个可以倚仗的王牌。
凯申校长听后不能说是无言以对,那也是相当无语的。
他要是能指挥的动张云峰,现在第十三路集团军可能已经被他嫡系执掌,在后方扩编备战了,哪里会在太原被围。
第124章 保存有力之部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