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6章 收容物成规模逃逸了?[1/2页]

黑曜降临:我靠裁决之力主宰异变 孤独的乔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精神寄生物品可能是完全静止的,也可能依旧维持它们受到执念附着前的原有外形,但它们却能够通过各种方式,给身边的人形成巨大影响,甚至是造成致死伤害。
     像是这种类型的存在,实际上才是精神寄生类物品中的主流。
     像是“模特”一样,在吸纳了足够多的精神力后,就变成了能够自由行动的存在,反倒是同类中的少数个例。
     当然,这么讲并不是说,这些“主流”精神寄生类物品的影响力、杀伤力,就不如模特这种特殊存在。
     恰恰相反,那些没有可怖外形、看起来与日常用品没有任何区别,同时也无法进行大范围自由行动的精神寄生物品,很多时候才是更加恐怖的存在。
     毕竟恐怖诡谲的外形、明显能够自由移动的特性,不难让人一眼就可以发现,它们不同于普通物品的异常之所在。
     这会让人本能地心生恐惧,并且立刻逃离,进而被动远离其影响范围。
     但是“日常用品”,却显然不会有任何“预警作用”,并且由于它们的外表看起来毫无异常,很有可能会传递多手,甚至是流动到诸如商场与夜店之类的、人员极为密集的公共场所,尽管这是无意的、被动的......
     受害者极有可能,在受到这些物品的深度影响后,乃至是因其死亡的那一瞬间,才会真正意识到,这些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之物的恐怖之处,但通常却为时已晚、无力回天了。
     为什么恐怖电影中,时常会采用镜子、梳子、鞋子等物品作为惊吓元素,又为什么会把浴室、卧室、被窝当做剧情展开的场景,以至于这类电影中,时常会出现“浴室杀”、“卧室杀”、“被窝杀”?
     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眼中、心里,这些物品是日常生活中,出现与被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物品,是“正常”的代表,而浴室、卧室与被窝,又是人们潜意识中最安全、最能够让他们感到放松的场所。
     当这些“最是常见的日用品”,忽然间变得不正常,当那些“最是安全、最能够让人放松”的场所,突然间变得诡谲怪异、危机潜伏,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自然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极为直观地感受到电影中角色们的处境,并且因为将自身代入其中而心生恐惧。
     当然,吸收了“人偶”的黑曜之晶后,姜潮已经从记忆片段中发现,经由模特吸收到了足够多的精神力,进而从其中诞生出的异变体,也就是未进化到“人偶”形态之前的、在东阳荔湾商场内蛰伏了许久时间的塑料模特,实际上,初期也并不具备较高程度的自主行动能力,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无法自行移动。
     它之所以会成为异类,极有可能是因为,导致它自身产生异化的、最为直接也最是强烈的执念——“对美的偏执追求”,让它有了“不停猎杀人类、更换被害者身体部件”的欲望。
     为了满足这一欲

第256章 收容物成规模逃逸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