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儿。
      龙泉乡因为临海,当地的渔业发展的很是突出,几乎乡里的四分之一老百姓都做着与这个行业息息相关的工作。
      特别是早晨,渔船都收网靠岸,相挨在海边的街道上都摆放着几十家海产买卖。
      此时才不过七点,这条街上来来往往全是过往的人,整条路都堵的水泄不通。
      罗母带着罗天河走在这条街道上,扑鼻而来就是一股海水的味道。
      “天河,你不经常过来,看看有没有你喜欢吃的海鲜?”
      “这儿的海鲜便宜的很,他们卖的价格估计能比和田乡便宜一多半儿都不止。”
      这句话罗天河倒是相信,像他们这样的小渔民,他们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渔船,尽管他们现在还不能像二十一世纪那样往深海捕捞,也没有像篮球场那样巨大的渔网。
      只不过他们每家的量都不算太多,品种也没有特别丰富,他们对于这个时代人民的胃口,就已经足矣。
      罗天河在罗母的带领下,来到了其中一家的摊位前,跟老板打听起来。
      “老板,这带鱼怎么卖啊?”
      “三毛五一斤,都是刚捞上来的,新鲜活套儿的很。”
      “来几条?”
      老板说起话来也很是热情,说起价格也不含糊,毕竟在这里,你家东西卖的贵,其他的商家就把顾客给抢走了,所以基本上都不敢胡乱要价。
      更何况此时的社会冷链运输并不发达,像他们这样小渔民商贩,只能在当地卖,卖不出去像这种海货很快就会死掉,等到那个时候一旦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手里。
      其次,像他们这样的渔民家里的经济收入全靠每天一早的生意。
      此时此刻,罗天河听到对方口中的价钱,这在他看来已经是相当的便宜了,如果这样鲜活的带鱼放到和田乡上卖,几乎见不到这样价钱,甚至比这里要贵上三分之二。
      别看和田乡和龙泉仅仅相差几十里路,可依靠地理优势就有悬殊之差。
      在随后的逛游当中,罗天河跟随着罗母又盘问了几家店,最后挑选了一些家里吃的惯的东西买了回去。
      就在罗天河准备离开这条滨海街道的时候,他发现街道上买客几乎都不多了,零零散散没剩几个,倒是渔民摊儿还有很多家,几乎每家都还有剩余。
      甚至有的渔民买着同样品质的海货,一半儿的量都还没能卖出。
      这些细节都被罗天河看在眼中,他的冥冥之中已经察觉到了商机的存在,只不过这件事儿还得从长计议。
      罗母注意到罗天河时不时的把目光往一些摊位上瞄着,罗母会心一笑,以为是儿子还有什么想吃的东西,她看了看时间,自己开口道。
      “天河,你要是还想吃什么,你就再逛一会儿,我就先回家准备了。”
      “说不定今天家里还会有客人呢。”
      “我得先回了,你逛完自己快点回啊!”
      罗天河一听,自己张了张嘴还没来得及出口,只见母亲就已经走开了,他也没追上去问,而是返了回去继续在这条滨海街道上观察行情。

第32章 未来的危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