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回魏琅的尸体、应对夔州来得二十万兵马……这些都需要礼部和尚书令春如晦去应付了。
下朝之后,女帝脸上悲痛的表情一直没有变过,直到进了御书房,只剩女帝和司赋宁两人时,她才舒心地笑出声。
“哈哈哈哈,真是一举两得、大快人心!”
女帝四仰八叉地瘫在龙椅上,四肢都舒展开来。
司赋宁垂眸,脊背挺直地站在原地,“恭喜陛下!”
女帝看着她,真心实意地说道:“爱卿,此次你立下了大功,要什么封赏尽管开口!”
司赋宁:(?_?)!!
女帝这么大的口气,让她几乎以为天下尽在女帝掌握之中了。
“微臣本分,不敢求赏。”
司赋宁对于赏赐是真的没有想要的,她想要的,女帝也给不了她。
女帝定定地看了司赋宁一会儿,心里感叹,不怕有欲望的官员,就怕无欲无求的官员,她心思微转,对于司赋宁的封赏有了计划。
“现在陇西郡王之位和夔州刺史之位都空缺了出来,以爱卿之见,何人能担此大任呢?”
女帝看向司赋宁。
陇西郡王的位置好坐,但夔州刺史的位置就未必好坐了。
高熹这么多年来在陇西孤身一人,既无子嗣,亦无姐妹,二十万大军又只剩五万,还全被抓去边境了,陇西郡现在就是一个空壳子,唯一毕竟强盛的骑兵也没了,剩下的也就不足为惧,朝廷重新封一个郡王即可。
夔州就没有陇西郡那么简单了。
夔州刺史魏琅有两个嫡女和一个庶女,还有一个养女,偏偏四人的军事能力都不错,平日里暗地里争斗不止,如今魏琅死了,直接把矛盾放在了明面上。
魏琅手下的部将各有追随者,有的是魏琅长女魏苒的人,有的又崇拜魏琅次女魏筱还有的是跟着魏琅的养女陈?,势力盘根错杂,夔州大乱避无可避。
州和郡不一样,郡的郡王为世袭,而州的刺史为朝廷派官,魏琅的女儿们想要得到刺史之位,势必会讨好女帝,请求名正言顺地登上刺史之位。
但要从魏琅的女儿们中选一个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陛下,依臣之见,陇西郡王之位,紫金光禄大夫莫秋台是最好的人选。”
司赋宁推举道。
莫秋台?
女帝费了好大功夫,才把莫秋台想起来。
紫金光禄大夫就是一文散官,虽为正二品,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权力。
加上莫秋台这个人本身就很佛系,与世无争,飘飘欲仙的样子,存在感低也很正常。
仔细想想,莫秋台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毕竟莫秋台的儿子莫汀序为先帝侍君,先帝驾崩之后,封为淳太妃,于兰若寺出家。
好歹也算是皇室的人,淳太妃无儿无女,也就没有别的隐患,莫秋台用起来也放心。
但是……
女帝还是想要直接任用自己的人。
司赋宁自然清楚女帝的心思,她继续说道:“陇西郡虽然偏僻,但也是一块领土,这样的利益,如果陛下想要任用自己的人,怕是会遭到阻挠,倒不如任用一个朝廷上下都放心的人。”
女帝皱眉,“那这一次的计谋岂不是便宜了别人?”
司赋宁摇摇头,“郡王之位虽然给了莫秋台,但陛下可以派遣地方监御史,莫秋台年事已高,掌管偌大的陇西郡有心无力……”
剩下的不用说,女帝也明白了。
她眼睛一亮,是啊!
此次陇西郡发生叛乱,她就可以借题发挥,将地方监御史派往各地,不仅替她监察地方动态,久而久之,还能架空地方权力。
更有利的是,这样一来,阻力便大大减小。
此刻,在女帝眼中,司赋宁浑身上下闪烁着能臣的光辉。
“那派往陇西的地方监御史该选谁呢?”
女帝笑着问,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人选。
司赋宁见女帝眼中的笃定,便知道她只是象征性地问问,没有要求自己给答案,她回答:“陛下想必有了人选。”
女帝哈哈一笑,“爱卿觉得柳元宝怎么样?”
司赋宁眼神闪烁,“柳元宝?”
女帝挑了挑眉,开口将来龙去脉说道:“柳元宝此人一心想要升官发财,想要在朝堂上有所作为,上一次万花宴得罪太后之后,便投入了朕的麾下,朕见她才华和策论皆算得上优秀,便有心提拔她。”
主要是傻,且欲望明确,很好掌控,女帝在内心补充。
司赋宁此刻是真无话可说了,“陛下明鉴!”
地方监御史只能算从六品官员,依旧是位卑权重,也不算抬举了柳元宝。
不过,这是司逢颐的目的吗?
不着痕迹的,把柳元宝安插在女帝的旗下。
第三十九章 柳元宝上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