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之情思难以遏止。
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江南烟景,明月高楼,佳节倍思,以酒消愁。
...
此刻,京城天下书院。
天下书院,顾名,天下儒家读书人求学之地。
“子幕,扶我起来。”一白髯老者,身着青白衣,正坐在书案前,手捧一书,但却是刚缓缓睁开双眼。
只见老者,虽发须皆白,但面色红润,气色有佳。
“先生,寻得佳作了?”名叫子幕的是一中青年男子,同样身穿青白衣,剑眉浓淡有秩,面锋凸凛,一身正气不露自显。
“嗯,寻得了。”老人一边被子幕扶起来,一边说道。
“哪?”子幕问道。
只见老人一只手杵着手杖,另一只手缓缓抬起,指向南方。
“江南,董寅,董潜之。”
...
“啊哈哈哈,别跑啊小柳月,再给我斟点酒。”
“小清水,换个曲子,这曲子太悲了。”
“小杨枝!别给我家浅语教坏了啊!只须教她投壶掷箭!”
管它楼外江南如何轰动,董寅在这青烟楼中算是体会到了古人的快乐。
“少爷少爷,杨枝姐姐投壶好厉害啊!”
与之相同的,小浅语也如同撒了欢一般,兴奋地缠着诸位漂亮姐姐陪她玩。
青烟楼作为江南第一风尘楼,楼中女子那是个顶个的容貌绝佳。
不光如此,要想在这文人墨客多搔首的江南开楼,没有个艺技,只有容貌可不行。
在此世界,风尘女子,若说名不正,那只是没有名气。
若有了名气,如那楼上花魁,不还是众人皆仰之。
名气何来?
论美貌,自有花魁压众人一头,在这烟景之地,所剩唯一之法,就是讨得文人墨客一首传唱佳作。
诗词歌赋传得开了,众人一听,写得是自己,那名气自然也就大了。
所以江南故有一句“风尘娘子笑,文人墨客倾,一首佳作传,便胜十两金。”的说法。
“董公子,来,妾身再给您喂个葡萄。”小柳月坐在董寅身旁。
人如其名,目似弯月,面带桃韵,腰似柳枝,婀娜至极。
“葡萄?什么葡萄!”董寅猛然回头,见了小柳月手中紫珠,心里才长舒一口气。
自己毕竟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寻寻乐便好,越界可不行,自己的良心会受谴责的。
“妾身刚有幸拜读了公子摘卷诗词,只是其中有好几处不懂,不知公子今夜是否能给妾身好好讲讲。”小柳月用着芊芊玉手划过董寅臂膀。
董寅只是身子一激楞,还没等说话,一旁正在和小浅语玩投壶的杨枝姑娘发了话。
“柳月妹妹莫要再想了,董公子今晚肯定是要上楼陪红韵姐姐的,你说是不是啊浅语小妹妹。”杨枝姑娘看着正沉醉于投壶游戏的小浅语。
“咳咳。”董寅像是被刚才的葡萄核卡住了嗓子一般,猛烈的咳嗽起来。
第4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