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借来的佳作”。
“也不是,他进了红韵的房间,还要求看了红韵的大腿,只不过再无下文了。”女子似有些笑意,又似有些惋惜。
“姓李?”
“去关外赏异域美人去了,不是他,就是一个穷酸书生,青烟楼查过了,父母双亡,此前并无婚配,家中也只有一个小丫鬟作伴。”
女子将今早三只飞鸽来信,都缓缓讲予眼前男子听。
“无婚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有意思,此两首绝世佳作一出,书院那边可有动静?”
男子时隔良久,终有落下一子,只是这一子全然打扰了自己此先布局,很大一部分看意思都将被弃之不用。
“子幕昨夜里连夜出了京都,往南去了,只不过不知是不是江南,如果是,约莫着这会应该就到了,孟圣人那边,暂时还没有消息。”
女子见此棋局,举起一子随后落下,白子在如葱削白的玉手上映得更加明亮。
“让辩家的人快些来京城吧,别出了差子。”
说罢,男子再一黑子落下。
只见这一子落下,棋势瞬间大变,本先看似颇有壮士断腕之势的黑棋,只因这一子,联络全局,整局攻势锋芒凛露。
藏其锋芒,非隐而阴。
......
“小浅语,帮我盯好大院门,谁来都说我不在,东西可以留下,人不能进,知道了不。”
“知道了少爷!”
此时董寅正在自己的房屋中享个清闲,也不知道哪般没素质的人将自己的住址给传开了,刚清闲了没一会,过了早饭时分,敲门声就一阵接一阵。
董寅爬到屋顶上鸟悄一看,自己宅门外就和开了文人雅会一般,清一色的青白衫,多是江南文人为交友而来。
董寅可没那等闲兴,尤其是这帮本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读书人。
“拿着书,拿着墨,拿着宣纸,没见过这么寒酸就登门的。”董寅嗤鼻道。
“天下书院!书院里来人了!”突然董寅听见自己宅外传来一阵骚动嘈杂。
“少爷少爷!快看天上!又有人在飞!”浅语拎着一筐书房四宝踉踉跄跄地走进院中大喊。
董寅应声往天上看,只见北方天上不远,一人御剑飞空而来,同样身穿青白衫,只不过那天下文人青白衫是青多白少,此人青白衫正好反过来,青少白多。
“一群没有见识的,看见天下书院的人就像看见了亲人一般。”董寅心中笑道。
天下书院虽远在皇城,可亦挡不住天下读书人的归属之情,那是当世所有读圣贤书的学子都向往的圣地。
虽天下书院建立之时,便称天下读书人,只要自己愿意皆可自称书院学子,颇有广纳四海之气魄,但不在皇城的读书人于别人嘴里,于自己心里终究差上几分。
再加上有儒道修行之人,除非领略特殊法子,譬如孟圣人的阅尽天下文,不然最受众人认同的入道方式,便是入世,以圣贤书中理入世而治世。
换句明白话,就是当朝为官,这也正是九禹皇朝一年设两闱的原因,而天下书院位处皇城,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毕竟内荐要比自己苦读中举,来得方便得多。
所以,要说真按董寅心中所想,看见皇城天下书院来人,和看见亲人来确实没什么不同,天下儒子只一家。
第7章 天下书院来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