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占八成。
陆白胡诌道:“再一次机缘巧合下,意外得到的。”
其实这玉虫是当初系统教他虫嗜工艺的时候,奖励给他的。
自从他学会后,这虫子他再也没用过,一直被他放在那套虫嗜玉杯内部,只有陆白让它出来的时候,它才会出来。
现在孙老已经相信了他的话。
“不知道能不能施展一下,让我这个老头子开开眼?”
陆白走进厨房,随便拿出了一个玉碗,直接将玉虫放了进去。
只见那玉虫在碰触到玉碗的一刹那,直接“咔哧咔哧”啃了起来。
说来奇怪,这玉虫啃起玉碗来,就像在吃爆米花似的,不一会就啃出了一个精妙的图案。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孙老活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神奇的一幕。
就连一直和陆白拌嘴的孙倩,此时也瞪着美眸,一脸难以置信。
孙老看着眼前这位年龄不大的年轻人,心里充满震撼。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这要是让京市的赵老知道了,估计得惊掉下巴吧!
赵老是京市最出名的玉器雕刻大师。
很多失传已久的传统雕刻技术,在赵老的努力下,得以重见天日。
不过,赵老这些年走南闯北,有件事让他颇为遗憾。
那就是他始终未能找到玉髓精掏技术的传人。
为此他们赵家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为了能学习到玉髓精掏工艺,他们赵家人,足足找了三代。
从赵老的爷爷开始,一直到现在,始终未曾放弃。
虽然知道这项绝技,可能已经失传,但他们坚持相信,华国地大物博,不到最后一刻,他们从不轻易放弃。
孙老虽然是玉器方面的专家,不过,在玉器加工工艺方面,他还是不如赵老的。
他之所以对玉髓精掏这么了解,大多是从赵老那里得知了。
至于这虫嗜工艺,更是极为难得。
孙老似乎已经联想到赵老知道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后,震惊的样子。
孙倩见陆白将虫子收了起来,有些不满。
“一个虫嗜工艺代表不了什么,如果你真的懂,那你就再露一手,我也不为难你,就玉髓精掏吧!”
“你这小丫头,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
“一个虫嗜工艺,就已经够你学一辈子了这玉髓精掏虽然没有虫嗜工艺高明,但也是极有难度的顶尖工艺。”
“你赵爷爷穷其一生,都没能学会这项技术,你这不是故意刁难人?”
虫嗜工艺的难度在于对玉虫建立沟通,指挥玉虫来雕刻。
华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能人辈出。
但是能做到这一步的,也就柳风棠一人。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再价值上,虫嗜工艺可能比玉髓精掏高很多。
但是在技术含量上,玉髓精掏显然更胜一筹。
不说别的,单单是精掏十八手绝技,就能让人望而却步。
赵家人努力三代,目前也就掌握精掏三手,还是最简单的。
可就这精掏三手,赵老足足琢磨了大半辈子。
直到现在还有一手绝技,停留在理论上面。
这难度可想而知。
孙老虽然对陆白很看重,期望很高,但是玉髓精掏实在是太难了。
他对此也不抱任何希望。
第123章 玉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