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月过去,宋英玲在大队每天除了挖药草,培育灵植,便是忙活水库的草鱼出售。
这普通草鱼苗正常生长,要长到两三斤,至少要一年。
宋英玲从系统领取的sss级草鱼苗,长到十月份,便已经有三斤的大小。
第一批草鱼已经可以捕捞,送到省城水产收购站去卖。
如今草鱼养殖,几乎没有个人养殖,且养殖条件严苛。
渔业法至少要等十年才会出台承包水库的政策,红旗大队的水库暂时不能承包给私人养殖渔业。
宋英玲不能承包水库,系统的草鱼苗放着也是放着,不如用来为大队提供集体收入。
水库里的sss级草鱼,即便是冬天,也能快速生长。
宋英玲陪着宋建国和大队长去省城水产收购站,卖一批草鱼,便卖出几百块钱。
这笔钱自然算作村集体收入。
毕竟是水库是村集体的。
虽说是宋英玲提供的鱼苗,可如今的形势,宋英玲要是把水库的鱼捞起来私人卖了,村里肯定会有人大做文章。
宋英玲不会给宋建国带来麻烦,只要这风气过去,自己再搞水产。
而如今大队的造纸厂因为工艺操作困难,且设备生产线昂贵,已经被公社领导否定。
大队打算先建造第一个村社企业,竹制品厂。
竹制品在如今大受欢迎,从家居方面,竹席,衣架,筷子等,还有笔筒等文学工具,拨浪鼓等儿童玩具,可以生产制作,产品类型丰富。
原材料便是那山里的竹林,已经生长数年,也不需要什么设备,只要人工操作。
这样一来,投资成本较小。
宋家带头,宋英玲出资,第一桶金买卖宿舍设备赚来的一千块,正好用来投资。
宋家出资五百块,全大队筹集一万块,这样一来就把竹制品厂给建立完成。
大队在农闲时候,大家便可以前去竹制品厂工作,直接发放工资。
如今竹制品厂是宋建国和宋建胜管理。
大队支书宋建国担任厂长,宋英尧没去煤窑,而是直接在厂里担任负责人。
霜降过后,天气渐冷。
大队里把玉米地都打整完,撒上冬小麦种子,又可以清闲一段时间。
宋建国在忙活竹制品厂的工作,林慧茹每天出工劳作。
大清早,一股子冷飕飕的凉风从没有玻璃,糊了报纸的窗户吹了进来,将宋英玲从床上冻醒了。
宋英玲抱着单薄的棉被,从床上起来,环视空荡的泥土夯成的墙壁,简陋的一览无遗,这到了冬天,没有取暖设备,可怎么熬得住。
西南地区的冬天,冷空气湿冷刺骨。
宋英玲想到电热毯和电烤炉,可如今用电昂贵不说,电热毯这种东西,在农村压根还没普及。
至少宋英玲在镇上的供销社都没瞧见过。
再说到电费,宋家只有宋英玲这屋子和正房灶房挂了电灯,宋建国夫妇房间都没舍得挂灯泡,林慧茹嫌太贵了,至今还在使用煤油灯照明。
若是在冬天营销电热毯,又得大赚一笔。
只可惜如今消费水平还不够。
宋英玲叹了口气,从房间出来,呼吸一口清爽沁凉的冷空气。
清朗天光,满山遍野的枯黄。
入目萧瑟又寂寥。
父母出去劳作,院子里只有宋英玲一个人。
安静到只听见风声。
半晌。
院子里传出狗叫和呱呱的声音。
宋英玲起迟了,小家伙饿得在抗议了
第42章 豪华大礼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