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相比项羽的楚地,刘邦的关中地区遭受的战乱要少一些,更重要的是刘邦还有未遭战乱影响的汉中和蜀地,这两个地方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兵源和粮草,所以刘邦的后劲更足。
      不过这些在项羽看来都不是事儿,他相信下一次交战一定能打败刘邦。
      而刘邦就要谦虚得多,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份量,又派郦食其来团结魏道。
      魏四年(公元前203年)8月,项羽已经筹备好了粮草,刘邦也稳定了国内形势,刘邦增兵南阳,项羽也往南阳边境增调部队,一场大战一触及发。
      刘邦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对张良说:
      “如果把魏国拉下水,让他在北方牵制住楚国的兵力,我们在楚国的南方攻城掠地,岂不快哉?”
      张良说道:“大王,若能这样,固然是好,但您不怕等把项羽消灭后,魏国变得更加强大吗?”
      刘邦不以为然地说道:“魏国除了齐地和赵地土地还算肥沃,其北方都是苦寒之地,我大汉拥有关中、汉中、蜀中膏腴之地,何惧之有?”
      “大王,论国之强弱,不能光以土地的多少去衡量,想当年楚国的疆域不可谓不宽广,最终不还是被秦国所灭。魏国一直在积蓄力量,其势不可小觑啊!”
      “魏道固然不可小视,但比起当今项羽如何?虽然如今我大汉势不可挡,但要独自面对项羽还是有些吃力,何不拉魏道下水,既能消耗魏国,又能灭了楚国,一箭双雕,有什么不好?”
      “恐怕当今的魏国,其实力并不在楚国之下啊!”张良有些担心地说道。
      “哈哈哈......子房何出此言?”刘邦大笑道。
      “有言道: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聪明的人在非必要时都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魏国国内的情况大王可清楚否?”
      “这个本王自然是知道的,魏国善待国民,大搞生产,两耳不闻窗外事,倒是像关起门来过日子,别无所求的样子。”
      “那大王可曾听说,魏国正在朝歌训练魏武卒?”
      “当年魏武卒曾横行天下,但那是吴起花了数年时间才得以练成,岂是魏道一朝一夕能练成的?”
      张良思索良久,说道:“如大王说言,魏道早晚都会成为敌人,躲得了一时,也躲不过一世,如现在能拉他下水,看看他的实力,打乱他的发展步伐也好。”
      “那就派郦食其去魏国跑一趟。”
      “那要是魏国不愿出兵呢?”
      “那就跟魏国谈判,让汉军借道魏国境内,从南北夹击项羽。”
      “那如果魏国还是不从呢?”张良又问道。
      “再不从......再不从就只有强行借道了。又不是攻他魏国,谅那魏道也不敢妄动。”
      “此举事关重大,大王还请三思!”

第124章 大战在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