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得及赏赐呢,这次竟然又给了朕这么大个惊喜!”
李世民突然有些头疼起来。
杜禹什么都好,就是不知道该如何奖励了。
杜如晦和房玄龄闻言同时摇了摇头,这件事对他们来说也很棘手。
“这件事容后再说,我们先看看杜禹再说。”
李世民带着杜如晦和房玄龄不动声色的走了过去。
结果刚到门口就被人拦截下来。
“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没看到我们都在排队吗?你怎么能插队!”
李世民:“……”
“放肆!”
房玄龄怒斥一声。
“此乃我大唐陛下,尔等还不行礼!”
百姓们闻言,纷纷跪在地上,“草民拜见陛下。”
“大家都免礼吧,朕就是过来看看,如今荀国公售卖书籍,尔等购买后,好好读书,朕等着诸位来为我大唐效力。”
“我等遵旨,一定好好读书,不辜负陛下的厚望。”
李世民的话对这些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鼓舞人心的。
陛下亲自叮嘱他们要好好读书,并且等着他们为朝堂效力,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振奋,激动的?
即便再苦再累,他们也能坚持下去。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抬步就往里面走。
杜禹已经听到外面的动静,匆忙地赶了出来。
“父皇,二位大人你们怎么来了?”
“朕来看看你的书卖得怎么样了。”
李世民一边说一边打量起来。
杜如晦和房玄龄哈哈一笑,熟络的跟杜禹打起了招呼,“荀国公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若非亲眼所见,老夫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如此神奇的印刷术,仅仅一个月的功夫,就能印刷十万册书籍,老夫汗颜啊。”
“更让老夫汗颜的是荀国公的胸怀,以及那颗为国为民的心,作为朝中老臣,我等做的不及国公的十分之一啊。”
杜如晦点头,“房大人说得极是,我等汗颜啊。”
闻言,杜禹哈哈一笑,“术业有专攻,我做的只是我会的,诸位大人做的,杜禹拍马不及。”
“二位就不要妄自菲薄了,我一个人再有本事和能力都没有用,因为仅凭我杜禹,推动不了大唐的发展。”
杜禹说完,看向正在买书的人说道:“大唐想要更好,就离不开大唐所有人的努力。”
杜禹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人听得热血沸腾。
尤其是那些百姓们,原本觉得自己弱小,并没有什么本事,可听杜禹说完,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并非是一无是处。
只要他们肯努力,未来也能为大唐做贡献。
李世民一直在旁边听着,此时也不由得对杜禹另眼相看。
要说做事,杜禹绝对是第一。
“杜禹说得对,我大唐是否繁荣昌盛,离不开所有人。”
……
因为李世民的到来,卖书的事情杜禹交给了管家张伯,自己则是带着李世民,杜如晦和房玄龄进入了府内。
“这天气真是越来越冷了,眼看着就要下雪了,不知道百姓们过冬的粮食和碳储存得怎么样了。”
看了看暗淡的天色,李世民搓了搓手感叹道。
“我有一个多月没去铁坊了,那边应该储存了不少煤炭和铁,父皇可以提前放些消息出去,低价让百姓们购买。”
李世民点头,然后看向杜禹问道:“朕记得你之前说过烧炭烧煤的炉子,如今已经十一月,是时候准备了,你的图纸在何处?”
“你不说我还真忘了。”杜禹拍了拍脑袋说道。
“图纸我还没画,给我三天时间,保证给你准备妥当。”
这段时间又是铁坊,又是印刷术的,还得抽空对付世家,杜禹的确没顾得上。
好在现在想起来时间也不晚。
李世民也知道杜禹忙碌,并没有催促他。
说起低价,李世民又想到了杜禹卖的书,忍不住问到:“你的书怎么卖这么便宜?”
杜禹轻声一笑。
“父皇真是搞笑,既想寒门出贵子,又想趁机赚钱填充国库,怎么可能什么好事都让您占上呢?”
“钱虽然重要,可我们不是没有挣钱的方法,而人才就不一样了,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父皇不妨想想,世家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才需要动用多少资源?”
“您这倒好,资源我给您省了,您竟然还想着挣钱,倘若我们也高价售卖,那与世家有何不同?”
“您应当考虑的是趁着现在这个机会,多办几所学校,让更多的人有书可读,也有地方可读,毕竟,自学成才太难了。”
杜禹感叹到,这个时代又没有拼音和标点符号,认字全靠口口相传,且不说有的本来就不对,即便有对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错。
这就突出了先生的重要性。
没有先生教的学生,想学好太难了。
想到这,杜禹心中不由得又有了想法。
他看向房玄龄和杜如晦问道:“二位大人对于句读之法可熟悉?”
房玄龄和杜如晦同时摇头。
“平日里看书全都仰仗夫子所教,仅凭自己,不能完全判断准确。”
“正是!”
杜禹没说话,让小厮拿来笔墨,在纸上写了一句话,对几人说道。
“父皇和两位大人可否断断这句话?”
三人同时看向那张纸。
李世民率先念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闻言,房玄龄立马反驳:“不对不对,这句话应该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杜如晦捋着胡子,一脸不赞同。
“我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对,应该是:下雨天留客,留我不?留!”
三人谁也不赞同谁的说法,直接争辩起来,闹得脸红脖子粗。
最后他们看向杜禹,“杜禹,你来说,这句话,到底谁对?”
杜禹笑了笑,答道:“你们都对!”
“这算什么,怎么可能都对呢,杜禹你不能怕得罪人就不说实话。”
房玄龄,李世民杜如晦都不服气。
杜禹叹息道:“你们难道没发现,这种问题我们经常会遇到吗?”
“同一句话,每个人断句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和语境。”
杜禹记得小时老师讲标点符号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说是一户人家请媒人去说亲,媒人看了对方姑娘后,写了一句话。
“人才十分丑陋,一双好小脚!”
只不过媒人没有用标点符号,信传到男方手中的时候,断句出了差错,导致信的内容变了味道。
男方高高兴兴把人娶回家,结果掀开盖头一看,差点没吓晕过去。
李世民和杜如晦几人想了想,貌似的确是这样,不由得问道:“你可有好办法?”
第145章 售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