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氏近一年都没回过娘家了。
这回带着龙凤胎挪窝,定是要住上大半个月。
想到未来的十来天,都见不着江半月。
岑殊心里不快活,但又不能说出口,只能阴恻恻的用眼睛瞅着她。
与他一样心中不舍的还有江诚与小二郎父子,他们的反应自是直接得多。
小二郎见妹妹要跟着去袁家,便也难得同袁氏撒起了娇,话里话外的都是自己也要一同去。
舍不得孩子和媳妇的江诚则是大手一挥,当即决定三房全家出动,一同去袁家集......
袁氏清汤寡水的吃了一个月,虽说每顿都有肉吧,但也都是没放盐,好下奶的汤汤水水。
眼下好不容易出了月子,又要回娘家,自然是要好好慰劳一下,快要淡出鸟了的嘴。
醋溜土豆丝,土豆炖鸡,拔丝红薯,排骨玉米汤.......
想起她还怀着孕时,自家女儿下了几次厨,胡乱做出的那些可口的菜,肚子里的馋虫都在闹腾了。
于是在临走前,袁氏还特地嘱咐了江诚,得把这三样新鲜的吃食,多带上一些。
说是好让娘家人尝尝鲜,实则是自己馋得慌......
江半月此去袁家,安利那三种高产农作物的计划很是顺利。
这三样新鲜吃食,成功的抓住了袁家人的胃。
还没等她提议让他们种上一些在地里时,姥姥刘氏就跟她讨起了种子。
袁家的男人整日忙着镇上的生意,猪肉档口都开了四五个,根本没有时间种地。
但据江半月所知,外祖家还是有个三四亩地的。
只不过是种一些瓜果蔬菜,或是豆子之类的好打理的作物。
她都提袁家算好了,除却种当季蔬菜的菜园子,刚好可以将她玉米,红薯和土豆各种下一亩。
虽说这点儿地里的收获,只够吃个一年半载,但也比什么都不种要强得多。
反正江家已经种了两个季度的超级稻,外加十亩地的这三样高产农作物。
等到收成时,那后院的地窖,肯定会装不下。
到时送些粮食给袁家,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三种作物在袁家从育种到下地,总共花了十来天的样子,便也到了江家三房一家回芦花村的日子了......
转眼十月,初冬来临。
南方第二季水稻收获的季节到了。
农人们割完水田中的稻子后,纷纷叫苦不迭。
这回的收成比起早稻,至少减了一半。
如今的沧澜国处于极度干旱的状态。
南方的春雨下了三天,便没了后续。
夏季和秋季的雨天,一双手都能数的过来。
就别提水乡都是这般情形,更别提雨水本就不多的北方了。
越往北靠,地里的收成就越少......
正值午时,芦花村里静悄悄的。
几日前刚收完了稻子,村民们大多都聚在晒谷场,忙着晒谷子呢。
今年这个时节,也是难得的没有发生吵架斗殴的现象。
毕竟家家户户的收成都只有那么点儿,根本用不着抢占晒谷的地方。
第181章 北方逃难的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