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的商贩故弄玄机:“火锅呀是一种新吃法,那东西可好吃了,东西丢进去,捞起来就能吃,这长河镇上第一家,就外面也没这东西,您要不去瞧瞧,就在前面不远,今日开业,吃火锅可物美价廉,天气又冷,正合适。”
这说了好像没说,听了也好像没听,问话的人拿着宣传图纸,打算去瞧个新奇。
很多人是被吆喝的商贩口中说的“火锅”给吸引过来了,其中也有不少根本就不上酒楼吃饭的人,叶婉给外面瞧稀奇的人发了不少的麻花,给醉春楼增加人气,不少人在门口就闻到了火锅的汤底的香味。
有不差钱又正想吃饭的,好奇的进了醉春楼,看着里面的人,一桌客人面前一个炉子,炉子上架着锅,正从锅里捞东西,给愣住了,这是什么新鲜吃法?
伙计连忙把人给请进去招待了。
康顺捧着一套茶器过来时,醉春楼下面已经坐的差不多了,他一进门,看着情形也是微愣了。
叶婉看见了,连忙将人请到楼上的包间,让伙计弄了个鸳鸯锅,按她吩咐的上菜。
康顺把茶器放在包间的休息榻上,打探了包间的陈设,“这就是你开的酒楼,刚才我在路上听人吆喝,说是啥火锅?”
“对,没错,火锅”,叶婉介绍,“你看这个就是火锅的汤底,叫鸳鸯锅,一边辣的,一边不辣,等会菜上了,菜直接在锅里涮了后就可以沾着蘸料吃。”
叶婉之前说邀请他吃饭,后来他知道叶婉要开酒楼,所以今天来特地备了礼,但这酒楼开的,的确出乎了他意料。
边吃边聊,一顿饭下来,康顺也吃出了火锅的精髓,竟有点停不下来。
“你是怎么想到发明这种吃法的”,康顺道,“和冬天再适合不过了,味道又好,就这简单普通的食材,往里面这么一丢,这捞出来味道就不一样了,我说这个叫火锅的肯定能火。”
他都能想到以后这个醉春楼火的样子了。
叶婉笑:“借您吉言了。”
康顺又吃了两筷子肉,觉得意犹未尽:“你放心,我今天回去了就替你宣传,给你多介绍点客人过来,让他们都来尝尝这新鲜味。”
叶婉的醉春楼,价格不算便宜,吃一顿火锅,荤素搭配,不吃酒,人均需要两百文左右,目标客人当然是需要手里有点银子的富贵人,康顺介绍的客人,肯定都不差这点钱。
醉春楼从午时开业,到忙完晚上歇业,叶婉盘算了下今日的收入,有十五两之多,如果能按今日的形势发展下去,一个月能赚四五百两银子,除去店铺租金,食材、人工等各种成本,一个月也能余下两百左右两银子,也算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了。
沈河看醉春楼开业当日的生意好,当然也很开心,但总担心像自己先前开店一样,到后面就不行了。
但这种担心好像多余了,接下去的几日,醉春楼的生意都很好,甚至有的时候比开业当日的生意还要好,而且楼上的包间,也每日早早就被订了,醉春楼以其独特的吃法俘获了客人的人,而且酒楼的名声也慢慢的在长河镇火了。
第24章 醉春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