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之下才知道,坤先生的顾虑。
其实是手头有一些在合作的日化厂家。
坤先生也说出了日化产品的一些局限。
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低,加上受传统老观念的影响,很多人把化妆品视为奢侈品,国家对这类产品也实行高税率制,多少年没有什么发展。
商店里摆的除了润香膏、滴露水等几十年一贯制的老产品以外,没有什么新产品应市。
好像化妆品与老百姓无缘。
但现在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必须得靠扶持。
因为何雨生已经名声大噪,所以坤先生,想借着何雨生的名气,把一些好的、新的产品推出去。
何雨生考虑了一下,说:“目前是这样,我这儿呢,主要是机械的东西偏多,如果合作的话,老哥,咱就明说了,兄弟我顾不上,这边你就得多操心了。”
坤先生很有把握:“这个没事,雨生,这部分由我来对接,我知道你现在忙,都是世界大品牌了,我可不敢让你再为这点小事费心。”
看着何雨生处于思考状,坤先生接着说:“这边呢,主要就是日化、还有一些服装厂,我想把这些都总体做一个大提升。”
“嗯,这个想法,很好,那么在操作上......”何雨生思考着。“你来负责,我提供我的品牌效益,这样的话,我们双方都轻松。”
“对,雨生啊,真不是我说,这么多年的交情,就是不一样,咱俩想一块儿去了。”坤先生说道。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也正巧赶上了好时机,华夏国在不断的技术革新,大家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人们不仅要吃得好、穿得好,而且要打扮得好看一些。
适应这种需求,各种各样的日化妆品更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于是,合作之后,一切都很顺利,日化品迅速发展起来。
什么这洗发“香波”,那护发素,这香水,那口红,这润肤膏,那防晒剂。
名目繁多的化妆品应运而生,同时坤与外国合作的高档化妆品,也纷纷涌入。
在很短时间内,这个行业就出现了超高速的发展局面,形成了一个新的很大的消费市场。这个行业的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
这一点,从每天各式各样的化妆品电视广告中,就可以想象得到。
服装工业,以前大都是手工作坊式的,规模小,设备陈旧,前店后厂,很少现代化的生产厂。
人们的衣着也很简单,几乎是清一色的蓝布灰布“中山服”、“列宁装”。
男的大都穿灰、蓝“中山服”,女的则差不多一律是大众化的“列宁装”,一年四季不换样,有人戏称为“蓝色的海洋”,“灰色的世界”。
在广大农村,农民很少买衣服穿,大都是自己做。
因而,服装工业,在轻工业诸多行业中,属于一个小行业,没有专管机构。
但坤
第103章 新的合作 想家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