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还没亮,沈青荷便早早起来在灶房做了一锅面疙瘩汤,再配上昨日剩的排骨,一家人吃了早饭,便去郑大壮家的田里。
郑大壮已经分家,爹娘跟着他,他家还有三个孩子,最大的儿子今年七岁,最小的女儿才三岁。郑家一家子出动种田,就连最小的女儿,也抱到田边,由二儿子看着。
冯氏带着沈青荷和崔月,主动加入郑家劳动的队伍。
“崔婶子,两位妹子,这怎么好意思。”郑大壮和李氏见她们主动帮忙,忙出口阻拦。
“先前多亏了大哥和嫂子匀了我们二亩地。如今我们不过是在家闲着过来帮个忙,大哥和嫂子千万别客气。”沈青荷笑着拿起秧苗。她虽没亲自种过水稻,可作为农业大学的研究生,这些对她来说都不陌生。
“是啊,别客气。咱们都是邻居,昨日你帮我,今日我帮你,这是应该的。”冯氏也在一旁笑道。
“这……那便多谢崔婶子和两位妹子了。”郑大壮和李氏对视一眼,两人眼里充满着感激。
先前郑大壮要把二亩地匀出去,李氏还有些意见,如今看到崔家如此,她心里早就放下了这事。特别是昨日,沈青荷毫不客气的给了他们家那么多的野猪肉,她便觉得崔家是个不错的人家。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如今冯氏主动带着媳妇和女儿过来帮忙,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有了沈青荷三人的加入,郑家的劳动效率明显提高了。一个早上他们就把准备好的秧苗都差不多种完了。
见这边人多,郑家老爹和郑大娘便先去准备秧苗。好在郑家的秧苗和田地离得不远,郑老爹和郑大娘负责拔秧苗,郑大壮负责拉拔出来的秧苗给李氏等人种。郑家一连种了四天,冯氏、沈青荷和崔月便一连帮着种了四天,待到把郑家的田地种完了,郑大壮便主动去帮崔家犁田。崔家的二亩地用不了多少秧苗,郑家剩下的秧苗,刚好可以给崔家用。
沈青荷要给郑大壮银钱,被郑大壮和李氏拒绝了。
“妹子若这么客气,嫂子可要生气了。”崔家一连四天帮着郑家种地,李氏心中感激,见沈青荷如此客气,便板起脸假装生气。
“好嫂子,是我错了。”沈青荷赔着笑着说了些好话。她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幸运,机缘巧合来到这个地方,所遇到的,大多数都是很好的人。
“这才对嘛。”李氏见她收了银钱,脸上才露出笑容。对于农家人来说,二亩地算不上大,郑家在沈青荷等人的帮助下种完了自己的地,一家人又用了半天,帮着崔家把那二亩地也种上了。
“还得多亏崔婶子和两位妹子。明日我宰只鸡,叫上崔兄弟,咱们好好吃一顿。”郑大壮憨厚笑道,多亏了崔家的帮忙,让他们提前两日把地种完。
“对,明日来家里吃饭。”李氏也在一旁笑道。
冯氏和沈青荷应下,各自回了家。
因为这些天忙着种地,原本计划去镇上医馆找红景天便被推迟了几天。种完了稻,沈青荷才得了空。
眼看着只缺一味药材,冯氏心中着急,便催着沈青荷去镇上的医馆。
 
第17章 帮忙种地[1/2页]